文/婉兮 图/千图网
1
上大学时,偶然认识一位学弟。
他来自贫穷乡村,家里只有久病的母亲和正上初中的妹妹。
为了赚生活费,不得不把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拿来打工,有时送外卖,有时发传单,有时打扫教室。
有一天,我在食堂的餐具回收处见到了他。
正是用餐高峰期,食堂里人声鼎沸,同学们把用过的分格餐盘一一送过来。他围着围裙,手脚利落地把食物残渣倒进一个大桶,又把餐盘整整齐齐地摞在一边。
“学姐,你吃饭来啦?”见到我,他主动笑着打起了招呼,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
我也笑着点头:“辛苦你了。”
“没事儿,我有的是力气!”他哈哈一笑,满脸都是阳光,似乎一点都不介意生活加诸在他身上的苦难。
出了食堂后,和我一起吃饭的同学忽然问道:“他这样子,不怕影响学习吗?”
“什么?”我表示没听明白,同学一撇嘴,“学生的任务不就是好好学习?我妈说了,大学时干这些廉价劳动太愚蠢。”
我一时语塞,反驳的话都咽了回去。同学出生于中产家庭,爸爸在机关上班,妈妈是医生,她的字典里,从来都没有“生存”二字。
不由想到一个典故:
晋朝时候,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朝臣把情况报告给司马衷,请求皇上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但司马衷却不解说:“没有粮食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有些人,是天生不知人间疾苦的。
但“何不食肉糜”,却是一种最可耻的上帝视角。
2
朋友的朋友姓许,父亲早年间开过矿,积累下原始资本后,又在十多年前投身房地产,在本地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富豪。
朋友和许小姐同窗多年,关系不近不远,平日只是泛泛的点赞之交。前几天,两人在同学聚会上相聚。因为座位挨在一起,便多聊了几句。
小许问:“最近忙什么呢?”
朋友笑道:“除了上班就是看房子,孩子已经3岁了,得抓紧着买一套。”
“什么?”不料小许惊叫起来,“你还没买房子,这都毕业十年了!”
她的声音尖利,音调又高,一桌子觥筹交错都被这一声惊叹打断,朋友瞬间成了焦点。她红着脸,一时间竟窘迫得不知道该说什么。
十年是从高中毕业算起的,小城镇房价算不得高。大部分回老家发展的同学,都在父母的资助下安家立业。
在他们眼中,房子算不上奢侈品。
所以小许露出了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这些年你都在干什么?你赚的钱都花哪儿了?”
朋友一怔,忽然想起饭前闲聊时,小许意气风发地告诉大家,自己做的小装修公司,马上要开第三家分店了。
“启动资金是爸爸给的,但我自己也很拼命的!”
小许一定不知道,朋友的父母在她毕业那年相继患病,她的收入全部填了窟窿,近些年才慢慢从低谷里爬出来。
她没有抓到小许的一手好牌,能拼的,始终都只有两手空空的自己。
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说的那样,“每当你想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3
有一回,我在朋友圈里转发了一个轻松筹求助信息,病人是个十几岁的白血病少年,父母都是挣扎求生的普通劳动者。
很多人在信息下面质问:他们为什么不买保险?!
我再一次语塞。
商业保险动辄几千,根本不在底层家庭的财政计划之内;当重大疾病来临,仅靠普通医保,是很难救人于水火的。
你可以叹息着摇头,但不能批评他们目光短浅。因为你没穷过,你不会懂。
我们评价一个人,必须把他放到他所处的背景和阶层,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
美国作家芭芭拉写过一本书,名叫《我在底层的生活》。
她断绝自己所有的社会关系,怀揣1000美元辗转不同的城市打工。原先,芭芭拉自信满满,认为自己有能力,应该很快能从底层翻身。
可日子一天天过去,她却发现自己始终在疲于奔命,为了最基本的吃住而倾尽全力,生活进入一个死循环。
这时她才明白,自己对底层的误解有多深。
当你义正辞严地指责那个外出打工把孩子变为留守儿童的母亲;
当你吐槽那个工作好几年的男人掏不出房子首付;
当你对满身臭汗的农民工露出鄙夷之色……
你可能从来并不知道,他们已经为生活拼尽全力。
4
“善良的最高境界叫悲悯。”
这句话,是一位大姐说给我听的。
她给我讲了自己的一段往事,“在那个最敏感的年纪,我的同桌,温柔而巧妙地维护住了我的自尊心。”
那是将近20多年前的事儿了,当时,这位大姐上初中,住校。
因为家里穷,顿顿都吃自家腌的咸菜,靠那些刺激口腔的酸辣,把白米饭一口口哄进嘴巴。
所以吃饭时,她总是远远地躲开众人。
但不知何时,同桌张小雅发现了这个秘密。
于是每到饭点,张小雅就往跟前凑,自顾自地从她的碗里夹咸菜,边吃边啧啧称赞:“太美味了,你妈好厉害!”
咸菜被分去一大半,张小雅面露难色:“呀,不好意思,要不你吃我的。”
说着便把红烧肉和炒芹菜扒拉了一半给她,然后埋头继续吃,仿佛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
她犹豫着把肉送进嘴里,鲜香在口腔中慢慢散开,张小雅的心意和用意若隐若现,她心里猛地一暖。
此后三年,两人心照不宣地做了饭搭子。那些肉和菜,为她的成长中提供营养,也为她的人生储存着能量。
事情过去许多年,可大姐每每提起,依然眼神发光,俨然是被温柔爱过的模样。
我没见过张小雅,但我觉得,她肯定知性优雅,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大姐姐。
因为心里的每一分悲悯,都会被折射为脸上的美丽。相由心生,如是而已。
5
我知道,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那些让你用尽一生去追寻的东西,可能有人弃如敝履;同样的,别人眼中的痛苦,在你看来或许也不值得一提。
世间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还有一个词,叫作换位思考。
有个温暖的故事,讲的是一个男孩患癌,因为化疗落光了头发。
班上的同学得知后,纷纷剃了光头,为他加油打气。据说那一溜光光的脑袋,让无数人在不知不觉中红了眼眶。
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才是人际关系中的最高修养。
更何况,幸福永远都不可能通过比较来获得,从别人的穷苦中寻找优越感,实则是低级而无趣的自我安慰。
最高级的善良,是心怀悲悯;而真正的优越感,也不来自容貌,身份,家庭,财富,成就和权利,而是内心的安宁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