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简书上有篇文章叫《如果我是老板,我坚决不要日更的员工》,看完标题,我身躯一震,差点惊出了一身冷汗,字字扎人心。虽然我不是日更的小猴子,但也在坚持两日一篇的节奏,更文频率是否过度?
看的这篇文章针对那些为了更文,而影响工作效率的人,最最重要的是他这个“毛病”,老板知道。这就尴尬了!
自我开始在简书写作后,我便把写文当成一回事了。如果没有按时完成任务,那么写作这件事会一直揪在心头。于是,我会在第二天早上醒来立马书写,会整天思考到底该怎么写,写什么好,脑袋中一个个素材,拿来又舍弃,然后再思考,再酝酿。
后来,文章写得多了,发现我会下意识留意生活中的小事,大部分内容注入的是自己的个人观点。偶尔也会写情感类文章,对我这样一个感情细腻的女孩儿,发现只要写这类型文,阅读量会显著增加。
问自己:为了写文章,有没有把一些重要的事抛之脑后呢?
答曰:一定程度上存在。比如现在,本来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看备考工作的工具书或者学学英语,但我却用来写作,只为了完成今日的任务。
爱上写作就不会轻言放弃,不管写得有没有内涵,有没有深度,我认为写作有时候是情感发泄的一个通道。当我输出后再回头看时,嗯,这就是真实的我,附带真实的感情。有时甚至不相信自己居然可以写出这么腻歪或者通顺的文字!于是,我指着那篇文章,夸到,你写得很好,继续加油!
被老板炒鱿鱼那篇文章并不会影响到我,我会一直写下去,如果能随身携带一台便携式电脑就更好了。我喜欢在电脑上敲字,喜欢触摸键盘的手感。有时即便脑袋空空,但只要手往键盘上一放,字就“溜”出来了。不论字数多少,只要我写,就已经很满意了。
02
他们说,每个在简书写作的人,都有一个目标,成为一名简书签约作者或者搞自媒体,让写作变现,从此人生逆袭。当然后者需要建立在前者成立的基础上。
我的目标是什么呢?没有目标,我只想写下去。那些目标离我太远,我不想把太多的时间“耗费”在写作梦上。说实话,靠写作挣钱,有些痴人说梦罢了。
网上有人说,全职写作者很辛苦,为了更文,天天熬夜写写写,只为了迎合大众。其实,每份工作都辛苦,努力到极致就说明你小有成就了。我欣赏一位简书作者“怀左同学”,他坚持两日一更,我便随他的节奏来。他写的大部分文章都适合我,因为我们经历相似,想法也会不谋而合。他的想法代表大部分学生的想法,而我也非常认可他的说辞。
对于写作,我没有拼尽全力,甚至没有刻意分析网络爆文的特征,好些文章读完就过去了。我只想写自己,关于自己的生活,包括身边的亲人,朋友以及我爱的人。我会记录他们每个人带给我的爱。
我看书不多,桌子上摆着一排排书,看完的也就一两本。
以后再不会在别人面前自诩自己爱好写作了,我只说“我很能写!”
03
最近反思自己的时间都用在哪里了?是否用在了刀刃上?是否合理利用时间?工具书束之高阁,别人都在准备公务员考试,几乎每个人的桌子上摆的全是考工作的资料书。我没有参加,亦没有报名。
一开始我抱着不进体质内的想法,抗拒考试,后来我找到了原因,根源是我害怕考试,我怕被刷,我怕努力后没有相应的回报,我怕做无用功。可是,如果不考试,我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简书又有篇文章讲到《那些进入体制内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通篇看完,并没有找到答案。作者仅仅是发泄自己在体制内的一些不适感,与母亲对抗,无病呻吟,最终也没有痛痛快快离开体制。他说,体制是他想进就可以进的。我想说,兄台,你家是承包体制工作了吗?说话不打草稿啊!你赶快走吧,把体制的坑留给我,我巴不得想去呢。
体制,会成就一个人的惰性,但不是针对每个人,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说体制不是好地方。
这就像围城,进去的想出来,外面的想进去。当学生的想工作,工作的想回校深造,单身的想结婚,结了婚的想出轨,离婚。
人的一生很矛盾,我们都是普众,只需做好普众的本质工作就ok了,做好自己年龄段该做的事,千万不要好高骛远。踏实是好事,有梦想也是好事,但先要有物质保障,再讨论梦想。 何炅曾说:梦想不仅仅只是为了拿来实现的,而是有一件事情,在远远的地方提醒我们,我们可以去努力,可以变成更好的人。
骨子里,我是一个传统的女孩儿,唉,还是传统好,我接受!朋友,你怎么看待体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