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金融业每一次重大的突破,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突破。2014年以来,人们把人工智能在金融界的应用取了一个能够代表金融身份的名称叫做智能投顾。从此以后智能投资随着技术不断的成熟与完善,现如今已从资产管理领域延伸到了财富管理领域。
自从人工智能的概念出现以后,关于人工智能能否完全取代人类的争论就从未停歇,一部分人认为一定不会,一部分人表示不能完全的确定。
有理由认为能够取代的人们,因为亲眼见识到已经有一部分工作被机器取代了,各行各业都存在,而且此刻还在继续。
在金融行业,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已经可以取代一部分人的工作内容了。比如那些只能提供简单信息服务、简单经纪业务的理财顾问了。例如,许多金融机构已经开始使用机器代替一部分常规的人工问答服务。之所以能被替代是因为很多客户遇到的问题重复性很高,这部分问题就可以交给机器。
智能投顾基于先进技术、科学计算和理性决策,对于在资产管理的定量分析上有显著的优势,这对于在传统资产管理领域的基金经理、研究员的替代性相对较大。
然而,在金融领域中,认为智能投顾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的理由,是由于人类本身复杂性需求,而它的智能只能解决单一的投资管理领域的问题,况且投资管理只是财富管理的一部分。
财富管理,是财务管理与生活安排高度融合的事项,一人一生活,所以没有完全标准一致的财富管理,需要一人一策,智能投顾显然还在普惠金融的领域寻找边际效益。金融从业人员的立身之本不是信息积累,而是一个能够带着特殊能力感应到客户金融需求的心理咨询服务的服务师。
苹果CEO蒂姆·库克说,机器没有价值观、同情心和对结果的敬畏之心,但人不同。人确实不同,一个人站在你面前,就是一个具体的信息发射体,人的神态、语气、细微的动作和表情,都在时刻表达和反应。机器要达到能接受这些信息,并准确的解读出来,了解客户的需求,不知道还需要多久。
为了不被智能投顾代替,金融业人员,也需要更其他行业的人样一样,从共情出发,锻炼理解他人的能力。越是智慧高的人理解他人的能力越强,共情力越显著,所以金融服务人员应该可以从这方面思考,寻找客户的需求,利用智能投顾的技术,实现服务的价值。
在客户选择智能投顾的前期与过程中,专业的金融服务人员可以借助于更生活化的、更多场景的客户沟通,来判断客户类型,以及客户资金属性和适合的投资账户类型;可以提供客户账户持有期间遇到特殊情况时的应急方案,以及该财富管理方案是否需调整的建议。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在金融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谈论人工智能时代金融业的变化。她说:“移动互联、人工智能不会改变金融业作为价值转移的契约这一本质,不会改变金融对时间错配风险进行管理的功能,但它会改变金融服务实现的方式。”
因此,智能投顾能够替代金融业的谁?应该是那些没有改变金融服务方式的;那些不内嵌于人们生活场景之中的纯信息分析加工工作;那些不拿智能投顾当工具,当自己思考结果的人,可能会被替代。
因此,能不能被智能投顾取代,还是取决于你是谁?你的选择什么防御措施?这些最终都是你自己的选择,由你自己说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