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冬至,南方的冬至没有寒风刺骨的感觉。
从小就听惯了奶奶、妈妈说:冬至要吃饺子,不然会把耳朵冻掉的。在北方读大学的时候,每到冬至这一天,食堂里所有的窗口都有各种馅儿的饺子。今天中午去食堂吃饭,并没有发现和北方学校一样的铺天盖地的饺子。吃完饭一学弟问我:冬至为啥要吃饺子。答曰:一种习惯。只是因为妈妈在耳边碎碎念久了,成了像肌肉记忆的一种东西,没有那么刻意,顺其自然就可以记起。不过这里没有“妈妈馅”的饺子,最喜欢的“妈妈馅”饺子是韭菜鸡蛋的,那种鲜而不腻,咬下去就满满幸福的感觉。晚饭时间去门口想找饺子吃,一家“山东饺子”门口挤满了人,向来不喜欢排很长队等着买东西的我,索性自己去吃了烤串。
有听说过一个女生自己去吃海底捞,店家就在她对面放了一只大熊陪她。
其实这些事情都被网络、自媒体放大化了。一个人吃饭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有谁规定吃饭一定要两个人或一群人呢。一个人安安静静吃个饭不是挺好的么,对,我觉得是挺好的。以上文字并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只是论述一个客观事实而已。
前一阵儿票圈里都在刷《小美好》,可能是被小青春遗弃的90后门都在缅怀并且羡慕着。没有看这部剧,但是从名字就可以知道它是一部甜到齁的校园剧。不了解它的人设和剧情,只是对其无感。总觉得自己的青春虽没那么精彩纷呈,但是我还是在依然“固执”地自导自演着。
时间的车轮呼呼碾过,留在地上的车辙,估计就是刻在脑子里的记忆了吧。
Remember Me。
记忆的作用呢,就是让生命有了厚度,让生命不再是单薄的一张纸。这个厚度由每一天的时间切片叠加,一层层。每层切片可能是单通道的黑白墨片,也可能是多通道的五彩斑斓。如果把这一帧帧图片放到卷积里,会被提取出什么特征呢?复杂如多层神经网络的自己的脑神经,虽说它的主人并不知其网络结构是什么,但是主人知道经过一次次迭代后训练出的结果,是主人最宝贵的记忆。
在魔都已经一年半了,总觉得这一年半过得极其快。还一直以为自己在研一呢,可事实上已被实验室的娃娃们喊学姐了。时间总在不经意间就溜了过去,一眨眼已经到了眼角有细纹的年纪。在小红书上看各种眼霜的功课,在雅诗兰黛一款商品下面有写着这样的功课“当你有钱那天适合用”。
2017匆匆忙忙一闪而过,但是指缝间还是有些流沙被存留下来。
闲暇的周末会出门走走,发现了一个和电视电影中不一样的魔都。电影大片儿中,每每都会出现灯火通明的外滩、高耸夜空的东方明珠、陆家嘴浓妆淡抹的白领丽人、满满奢侈品的淮海路、行路匆匆的上班族、人满为患的早高峰。可是当你真正去了解一个全面的魔都,也会发现这样的景色:周末的中山公园里跳广场舞的大妈,长风公园里溜娃的爷爷奶奶,人民公园里忙着为各自娃儿相亲的爸爸妈妈,有些许吵闹的菜市场,晚上各种蔬菜面包打折的超市,300弄门口的各种小吃店,外墙被粉刷得锃光瓦亮的老旧房子,1933里带有陈旧历史感的老茶缸、老家具、老旧收音机……,这一帧帧画面讲述了一个具有烟火气息的上海,而不是繁华快节奏的魔都。时间长了有了这种感觉,她就是一个居民所生活的城市,一个个孩子归家的地方,而不是带有各种title的魔都。
时间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会让你渐渐习惯一座城市,并且喜欢上她。
一年的时间很长,长到我网易云里的歌单又增加了很长很长的一段,长到头发已经长到了齐腰的长度,长到蚂蚁花呗的额度涨到了很多,长到又有一茬儿娃娃要考研了。一年时间也很短,短到我都还没写出一篇小论文,还没来得及去过很多想去的地方…………
说到一年来有什么收获和成长,也就是更爱我妈了,心态更好了。
近来每天到饭点儿可以吃饱饭、到晚上十一点可以睡觉就觉得很幸福。
对啊,幸福本来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干嘛给它设定那么多的 if 呢。人生哪有如果,只不过自己给自己设定太多的目标,又没有充足的精力或高效的执行力去实现它而觉得失落罢了。
一段段语无伦次碎片化的语言拼凑出了这么多字,但是生活本来就是没有剧本的。虽然每天都是即兴出演,但是我们要有代入感,把生活过成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或是别人看到的。
The end...
The new is co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