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却成了我们的难题,成了难以改善的困局。若没有长期的关注热情与自我革新观念,确乎难以找到有效的策略,每每谈起课程改革中那些佶屈聱牙的关键词,我们似乎还没有实现观念上的彻底转化,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协调的现象。无时不在寻找成长的“密码”,找到一条能直抵教育幕府的途径,寻寻觅觅,若隐若现,终于发现了那么多可供学习的对象,他们的教育经历与人生感悟无不对我们产生强烈的震撼,尤其是那些在具体场景中产生的认识,更是一剂剂“心灵鸡汤”,使我们在阅读之余,慢慢滋长着一种动力,以持久的姿态与现实对接,在对话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体系。
遵循自然的规则,从外在依赖型转变为内在需求型,教师的成长便不再有“秘密”。要想获取教育的通行证,就必须在设置“密码”的同时,时刻记住它,以专一的态度去兑现曾经的诺言。
心头一盏长明灯
“教师如蜡烛,教师似春蚕”,这种颇富东方特色的价值定位有否大力提倡的合理性,暂且不论,只是,从遵循生命发展的共赢规则看,教师在讲求“奉献”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考虑如何使这一行动更长效地进行下去呢?呵护“生命成长”的对象,不仅仅是对学生,还有对自己。设若自身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的成长?生活在外部强力的管制下,是无法获得足够的意识去提高自己的,惟有在不囿于环境的限制下所产生的革新自我之愿望,才有持久的内在的动机去改变所处的环境。这就需要思考,发自本体的教育思索与探索。自主不是天生的,它必须在与环境的融合与争斗中获取,才会有更佳的效果。教师在平淡的工作中,要时时问自己:“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正如作者所讲,“为什么我要书写并思考这些东西,不断创新我的思想”这样的自问已经在悄然的表达中告知我们一个简单的答案:创新思想。这无非是每日都要以新的眼光看待问题,把自己置身于广阔的教育视野中,让“更新”丰富自己的内涵。
在“冒险”中,我们或许不能改变环境,但我们确实改变了自我,留下了足够感动自己的“记述”。这就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教育密码之立“诚”
教师的魅力在于时刻的自我更新,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日常教学场景的低迷,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变化,没有革新。当我们故步自封的时候,所面对的便是毫无挑战的生活,每每看到教师在经验渐趋成熟之时(评完中级职称)便开始等待退休,这是多么可悲的现象!教师生涯才走完1/4,便想“激流勇退”,这样的现象不得不让人沉思,而自主发展又该何从下手呢?学习借鉴,从他人的经验与成功典范中汲取有益的成分为我所用,从研读经典论著中丰富自己的理论功底与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自我斗争过程。斗争,就是为了完善;革新,就是为了发展。研读孔子,研读陶行知,研读苏霍姆林斯基……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可学习的对象,教育之路并不孤寂,只要我们够冷静,甘坐冷板凳。
革新自我的思维旧模式,在与现实的不断磨合中,通过“真诚”的对话,找到新的成长路径。这一切,皆不要忘记教育的本:始终为了自我与学生的发展。
“教师是专家”之可能
我们的发展缺乏自主性,其问题不仅仅在于环境,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不想成为“优秀者”。教学实践的被动性根深蒂固,缺乏深度的思考,只能停留在肤浅而零散的经验表达上;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只能停留在人云亦云的跟随上。教师是专家,这样的理念暂时无法被人认同,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教师与专家永远是割裂的,当教师生活在“分离”中,我们便无法过上“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而诸多问题便接踵而至。“思想自由、研究自由、教学自由”从三个层面为我们诠释了“教育自由人”的实践方向,尽管有些“高远”——可望不可及,然而,我们却可从李志欣老师所经历的一所所学校的面貌改变中感受到希望与信心。
从经营者的角度看教育,我们是否也应该学会规划,提高教学生活的质量,让自己生活在“整合”的快乐之中?
作为比较切近教师实际的教育生活史叙事研究,是一个可操作性比较强的思路。而本书,也正是李老师从教二十几年来的教育生活史,它所提供的是一个鲜活的个人实践反思平台,让教师在具体的教育场景中,通过系统性的陈述与反省,获得认识自我职业需求与人生价值取向的重大突破。它没有抽象与晦涩的词汇,而感性认识又不缺乏理据,犹如教师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一样,惟有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点拨,才能从情感上激发学生靠近理性的彼岸。
教师成长要让其尝到“甜头”,让其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甘苦”,只有真实的实践体验,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因,为专业发展找到属于自我的途径。
看到一个真实的“我”,意味着每一次探索都是艰辛的长旅。教育的本真是追求人的自我完善,这一意旨若能被教师与学生所理会,则发展会水到渠成。在完善自我的过程中,绝不存在统一的模式,特别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所进行的探索更具有个性特性。个人的表达,只要不掩藏或遮蔽教育成长的重要问题,他就完全可以在“自律”中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