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度受不了电影展的策展手记,或者说其实是从语文作文开始的很多扯犊子文字都特别喜欢用引用,我们曾经想过破折号加一个不被大众所熟知的名字是不是提升严肃感学术感的最重要途径。写写写的频率越来越低了,如果还没完全想清楚一天天的活着究竟能怎样,也没有看开这个问题,自然更没有动力去记录活着期间发生的事情。昨天晚上,还有同学在聊天中吐槽受不了市场营销中的有些包装行为,现在想想所有的二次叙述也是一种包装,当一段故事一种心情开始被书写的时候,包装和谎言无法避免地随之而来。
科技进步降低了很多事情的门槛,其中一件事应该是制造垃圾。每次换手机的时候,照过的照片都有几千张,在赛博空间里游荡,为了在某一天参加人们关于18岁时模样的狂欢,或者在母亲节被用来表达爱心。大部分时候我自己都懒得一张一张地回看这些随手拍的照片。开始用胶片相机拍照之后,更加怀疑大部分时候拍照的必要性,惊诧于36张的胶卷一般竟然要一个月两个月才能拍完。最开始学写字时,一张纸上如果有什么地方写错了就要把这张撕碎,扔进垃圾桶,重新处理加工,变成卫生纸。现在我是用什么态度对待拍照这件事,还有那些被删除的照片们又都去了哪里呢?这种疑问就像是好奇那些丢掉的东西都去了哪里。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会产生恐惧,最开始人们害怕黑夜,现在却不怕信号后面的黑洞,而且越来越习惯于躲在屏幕后面躲在黑暗里面。
之前每次写年终总结的时候,总是会想过去的一年做了什么事,是不是干了些还不错的事,哪里有了进步。现在呢,一方面是感觉自己太渺小了吧,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吹嘘。一方面是想从自己产生源动力,想做的事情不需要别人的许可,做过的事情不需要别人的认可。疲惫和懊恼,是最近频繁出现的状态。有充足的觉睡好像变成了一件很难实现的事情,早起的时候常常疲惫不堪,懊恼的点在于什么都不行,好像尽失前途。就像写毕业论文的那段时间,像渡了一个劫。要补学的东西太多,平常读的重头文献 Bourdieu, Deleuze, Susan Sontag 这些人都是之前闻所未闻。一下子意识到自己的积累有多脆,于是不得不一边疲惫懊恼一边赶工。
刚刚工作,自由度大大增加,虽然独处的时间不多但是都是需要交付自己安排的时间,有时候会觉空落落的。可是所谓很世俗的问题也接踵而来包围着等待答案,这是在学生身份时候不需要应对的。某天在APM商场的吃「旺池川菜」的一道苦瓜炒鸡蛋,突然被苦瓜的味道迷倒。从喜欢吃甜的吃苦的都要哇哇大哭,到喜欢吃苦的吃甜的会觉得很腻,好像是从遵从本能到遵从社会规则的过程。不过,不觉得结婚很必要不相信爱情不打算买房不愿意生小孩的人很多,我们的想法也一直没变,也不知道会不会一直不变。最近一直对旅行提不起兴趣,不管是到著名景区打卡、结交有故事的旅伴、还是努力学习和融入新文化。现在突然开始渴望下一场旅行,因为丧气到看整个世界都觉得虚假,所以想用纷纷扰扰的移动的人事物来消散越积越多的疑问。
在大连喂鸽子的时候,一只鸽子站在我的肩膀挺久,爪子扣在肩膀并不觉得疼,还能感觉到脸边热乎乎的。摄影同事想帮忙捕捉下这一瞬间,然而举起相机的时候,就是鸽子终于张开翅膀要离开肩膀的时候。无论是屏幕内外,正正好好的事情都是如此的飘渺不定,无论多么即时的记录,都已经是时过境迁。于是那个举在半空的相机,开始引起疑问,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