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张意愿。爱是人们自律的原动力。
首先,爱与非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里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其次,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爱,意味着心灵的不断成长和心智的不断成熟。爱在帮助别人进步和成长的同时,也会拓展自己的心灵,使自我更加成熟。换言之,我们付出的爱,不仅能让他人的心智成熟,同样也能使自己获益。
第三,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让自己和他人都获得成长。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别人。父母缺少自律,心灵不能成长,就不可能让孩子学会自律,获得心灵成长。我们强化自身成长的力量,才能成为他人力量的源泉。
第四,爱需要付出努力。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付出努力,去跨越原来的界限。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行动;爱不能坐享其成,而要真诚付出。
最后,爱是一种意愿。并不是所有的欲望都能转化成行动,只有强大到足以转化成行动的欲望,才能够称为意愿。真正的爱行动,是一种由意愿而产生的行动。
对爱还有一种常见的误解,就是将依赖当成了爱。真正的爱是自由的选择。真正相爱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只是选择生活在一起罢了。
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够完整,以致无法正常生活,这就构成了心理学上的“依赖性”。人人都有依赖的需求和渴望,都希望有更强大、更有力的人关心自己。心理健康的人承认这种感觉的合理性,却不会让它控制自己的生活。因过分依赖而引起的心理失调,称之为“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
所谓消极性依赖,是指患者只在乎别人能为他们做什么,却从不考虑自己能为对方付出什么。想让别人真正爱你,只有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
唯有学会独立,体察彼此真正的需要,才能够组建美满的家庭,使婚姻关系更加持久。
导致消极性依赖的根源是缺乏真正的爱。童年时期得到父母持续关爱的孩子,成年后就懂得珍惜自己,并坚信自己是值得爱的,是有价值的。他们坚信只要坚持真实的自己,就能够得到别人的爱。而在缺少爱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成年后内心始终缺乏安全感,他们对自己的价值感到深深的怀疑。
真正的爱与自我约束相辅相成。父母的生活缺乏自律,就无法给予子女足够的爱;子女没有获得爱,就不会自尊自爱,更不会知道如何给予别人真正的爱。只想获取却不愿付出,心智就会永远停留在不成熟的状态。
爱的唯一目标,乃是促进心灵的成熟和人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