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哲学穷究天理,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主干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当今世界上把老子列为全世界古今十大思想家之首绝不是偶然的。今日的老庄哲学,已受到西方的普遍推崇。
《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以为自然是人、地、天、道的规范。“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以为“无”是宇宙里的最高境界。因此他主张无为、无欲、无私、无我。主张处弱居下,主张返朴归真,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归根复命,回到人类原来的根源和本性。一个人如能无私无我,则必能为而不争、功成而不有。一个人如能为而不争,则“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一个人如能功成而不有,不把创造的成果据为已有,则社会必无纷争。
庄子师承老子思想而加以发扬光大。他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强调“无”是万物之本源,是道之所由起。又说:“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与老子所说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几乎相同。庄子生于一个强凌弱、众暴寡、功利主义盛行的年代,但他对于人世事物有一套洒脱的看法。他主张人要从无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去体验生命,存其真我,不为形役,才能不受世俗羁縻。逍遥在海阔天空的自由境界,才能“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始终者为友。”
一、有无之别
《道德经·第十一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车轮中的直木叫辐,古时定为三十根,取法一个月有三十天。车轮中心穿轴安插车辐的部分叫毂。毂是空的,才能安放车辐,车轮才能滚动,有车毂的中空,方有车的作用。埏是合。埴是粘土,揉合粘土,做成器皿,因为器皿中空,才能盛物,有器皿的中空,才有器皿的作用。开窗凿户造房子,因为房子中空,才能居住,有门窗四壁的中空,才有房子的作用。所以“有”之所以能够给人便利,端赖“无”发挥它的作用。引而伸之,天地之间如果没有空间,则万物如何生长。一般人只知道“有”的益处,不知道“无”的作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世人通常只看到事物的表面,但老子却看到里面。世人通常只看到事物的正面,而老子却看到反面。
庄子的朋友惠施精于方术,学问很好。庄子和惠施时常抬杠。有一次他们两人争辩“有”“无”的问题,惠施说你的话都没有用,庄子说你知道“无用”,我才可以跟你说“用”。天地既广且大,但人所能用的不过是你立足的那一小块土地而已。试想,如果把你立足以外的地,通通挖掉直到黄泉,那么你所容足的那小块土地还有用吗?惠施说没有用了,庄子说这样无用的用处不是很明显了吗?惠施仅见形而下的“有”,不见形而上的“无”,仅知“有”的益处,不知“无”的作用,不知“有”是建立在“无”的基础上,没有“无”就没有“有”。
二、刚柔之判
老子说:“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的处世态度是处柔居弱,因为他观察宇宙万象,柔弱的终能存在,坚强的终归死亡。例如,人活着身体柔软,死后尸体就变硬。草木有生命时柔软,死后就枯槁萎缩。就战争而言,骄兵必败,哀兵必胜。大树往往被砍伐。所以说强大的往往处于下风,而柔弱的最终居于上位。
老子又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水是世上最柔弱的,水能圆则圆,可方则方,阻止它就停止,放任它就流出。以刀割水,水永远不可切断。而水虽然柔弱,但滴水可以穿石。又如洪水泛滥时,淹没田舍,摧毁桥梁,任何坚固的事物都抵挡不了。老子时常提到水的好处。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上善的人像水,第一像水能利万物;第二像水本性柔弱,与世无争;第三像水流向众人所厌恶的卑下之处。又因为它“不争”,所以不会招惹愆尤。世间的纷争多肇因于私利,争名、争位、争权、争利。老子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意谓善为帅的,不表现勇武;善于作战的,不轻易发怒;善于克敌的不用与人交锋;善于用人的,虚己而愿居人下。这些就是不争之德,也就是能用人之力。这就符合天道,是自古以来至高的法则。老子尚柔,庄子却很少强调这点。只在外篇讲到人心“柔乎刚强”,但也是借老子答崔翟的话顺便一提而已。
三、生死之分
关于死,老子没有提到,庄子对于生死有比较洒脱的看法。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去吊唁,看到庄子蹲坐着鼓盆而歌。惠施说,你们同居这么久,她为你生男育女,现在年老身死,你不哭罢了,为何还鼓盆而歌,不是太过分吗?庄子说:不是的,当她初死时,我心里怎能没有悲伤,可是仔细体察,她本就没有生命。不仅没有生命,本就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本就没有气息。在恍恍惚惚、若有若无之间,变而成气,气变而成形,形变而具有生命。现在又变化,归于死亡。这样生来死去不是跟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一般吗?她现在安然仰睡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哭哭啼啼的,这不是不懂得生命的常理吗?所以我才不哭。庄子还作了一个譬喻。艾地有个守边疆的人,他有一个女儿丽姬。当晋献公要迎娶她时,她伤心地把衣裳都哭湿了。但后来到了晋国的王宫,生活得很好,后悔出嫁时哭哭啼啼的多么愚蠢。人都怕死。但谁知道死后会不会后悔当初不该恋生,正如丽姬当初不想嫁一样?
庄子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地负载我的形体,用生使我劳苦,用老使我安逸,用死使我安息。所以既善于使用我的生,也就必善于处置我的死。庄子又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生是死的连续,而死是生的开始。以他的看法,死不过是生的转化,生死是有循环性的,正像大自然时令的运行一样。在庄子看来,死不是坏事,死只是一个阶段的结束,当这一阶段完成了,另一阶段就开始。
对于死生的要义,庄子以一句名言来表达。他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古时以动物脂肪裹薪而燃,用以取光取热。取光者名烛薪,取热者名爨薪。无论烛薪、爨薪都有烧完的时候,但火却可以一传再传,无穷无尽。譬喻形往而神存,薪尽而火传。我们的形体虽有死亡的一天,但我们的精神和思想,却又藉着教育和文字,一代一代传下去,永无止息。
四、尽年之道
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的人不受辱,知道适可而止的不会危殆,这样才能长久。知足是心理上的节制,知止是行为上的规范。老子最反对人用心机,要人返朴归真,保持赤子之心。不要过分追求名利,而应追求身心的安宁,这样才能养生,才能尽年。
庄子有则“庖丁解牛”的寓言。庙丁解牛,小心谨慎,怵然为戒。大功告成后,虽踌躇满志,但不露锋芒。庖丁解牛,以神遇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才能游刃有余。所以人间事物虽然错综混杂,只要顺乎自然,不强求,不妄为,仍可迎刃而解。由庖丁解牛,可领悟全生尽年之道。
庄子还有一则寓言叫“畏影恶迹”。“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急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有一个人很惧怕自己的影子,也很讨厌自己的足迹,而想一走了之。可是他举足越数,足迹越多;走得越快,影子追得越紧。而以为自己跑得不够快,便发足狂奔,最后绝力而死。不知道只要走近树荫就可摆脱影子
,坐下来不动就可以摆脱脚迹,实在是愚不可及。现代人追求物质,营营逐逐,汲汲为利、精神压力很大。这些压力如影随身,阴魂不散。要想摆脱,必须先安静下来,所谓“养心以静”就是这个道理。
五、盈虚之理
老子认为事物都有它的对立形式,并认为“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力量。而且对立的状态是经常互相转化的。例如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除此之外,他还常提出盈虚、强弱、得失,吉凶、静躁、损益、祸福、宠辱等等,并且指出它们是有循环性的,是“周行而不殆”的。例如他说:“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又说:“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盈就是虚。庄子《秋水篇》:“消息盈虚,终则有始”,《田子方》:“消息满虚,一晦一明。”盈虚之理一样可应用于商场:计然是陶朱公范蠡的老师。越王勾践用计然所献七条计策中的五条,就把吴国灭掉。称霸天下。这位经济学的老祖宗计然说:“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计然的供求律比英国经济学之父亚当·史密斯早发现2300年,而计然的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也就是“薄利多销”的原则,已成为海外华商经商成功的秘诀。
六、得失之间
天下事有得有失,得中有失,失中有得。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说装水入杯,太满了就溢出,所以不如在杯满之前赶快停止。锥不能磨得太锐利,因为锋芒太露了不能长保。金玉满堂不能久守,富贵而骄自招祸患。功成之后要急流勇退,才合于天道。范蠡、文种助越灭吴,雪会稽之耻,范蠡功成身退,到齐国隐居从商,得以全生。文种不听劝告,贪恋权位,结果受戮。张良、韩信同辅刘邦,灭楚后,张良急流勇退,优游林下。韩信夸功争胜,结果被杀。
老子告诉我们天下没有不劳而获,没有幸得的事。要我们按部就班,由小而大,自低而高,从近而远,一步一步地做。并且要杜渐防微,慎始慎终。他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庄子说:“知时无止,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知道时序是无终止的,洞察事物盈虚的道理。所以得而不自喜,失而不自悲,因为知道得失是无常的。庄子又说:“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天下事物的盈虚之理,既然它们都具有周期性,则我们在得失之间应具备什么样的心态来适应和处理呢?有三种,以龚自珍、苏东坡、邵康节诗为例。龚自珍诗:“未济终焉心缥缈,百事翻从缺陷好。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未济是易最后一卦卦名。易通幽明,知生死,为五经之首。一共有六十四卦。易演化到未济,已经完了,到尽头了,心中恍恍惚惚,缥缥缈缈的。世事也是一样,太圆满了反而不美,所以有缺陷也由它去罢。你就是吟到夕阳山外山,古往今来有谁能天从人愿得到他所想得到的而心里没有余情萦绕呢?苏东坡诗:“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庐山最高峰叫汉阳峰,常常笼罩着烟雨,一会天晴,一会烟雨。烟雨来时,伸手不见五指。庐山烟雨是中国奇景之一。浙江潮指钱塘江潮。苏东坡说:无论是庐山烟雨或是浙江潮,未到时充满幻想,急待观赏。及至到来,只觉不外如是,不过如此。真是见面不如闻名,相见不如不见。人到达圆满的境界,反觉空虚。邵雍诗:“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这般意思难名状,只恐人间都未知。”饮酒要停留在微醺阶段,美酒饮到十分反而没有味道;花含苞未放最诱人,全开了反而不美。这种意见很难名状,只恐人间都没有人知道。邵康节把得失的分际表达得很清楚。龚自珍诗,你想得到的你得不到;苏东坡诗,你想得到的你得到了;邵康节诗介乎二者之中,处于将得未得之间。世事既像正弦曲线,上下往复。所以当我们处于谷底,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应以萦绕的余情作为动力抱持希望,不自卑,不馁志,继续争取,希望能东山再起。但当我们到达高峰,却要慎防“物极必反”,而必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为那即将到来的低潮作准备。
我们都是赤裸裸地来到尘世。我们都是空手而来,也将空手而去。我们形容一个人去世叫“撤手西归”、或者“撤手尘寰”,撤手是放手,放手的意思是你本抓住或握住什么,但在西归那节骨眼就要把它放掉,当然放掉时就两手空空了。人类往往受物欲蒙蔽,追逐名利,患得患失,无益身心。应彻悟庄子的话,就是“得而不喜,失而不忧”。
致虚极,守静笃,安时处顺,养生尽年。
人类的需要有限,但人类的欲望无穷。许多纷争都起源于自私,许多罪恶都肇因于贪念。其实鹊鹤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人类一样,睡不过八尺,食不过升米。以人类占有的空间与宇宙的浩瀚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渺乎其小;以人类生存的时间与宇宙的永恒相比,不过是电光石火,一瞬即逝。我们应该做的,是善用我们有生之年,努力寻求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促成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