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秦始皇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秦始皇灭六国后,采纳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这种中央集权大一统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让我们今天仍受用无穷。
虽然如此,但是在我国历史上,还是有一些朝代藐视秦始皇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偏要在一定范围搞“分封”,结果,为他们的 “分封”制度付出惨痛代价。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是那些朝代搞出的“分封”和付出怎样的代价:
1、西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代价:晁错被杀,军队伤亡10多万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景帝三年(前154),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由于梁国的坚守和汉将周亚夫所率汉军的进击,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
七国之乱的原因:楚汉相争阶段,刘邦迫于形势,分封了异姓诸侯王。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称帝后,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国的政治地位远远高于郡。在消灭了异姓诸王后,汉高祖无力直接控制全国;因此,他在异姓诸王的旧土上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氏宗室子弟为诸侯王,史称“同姓九王”。汉文帝时期,汉初所封诸侯王,已经历了两三代的更迭,与汉文帝的血统关系逐渐疏远。加上汉文帝以汉高祖庶子继统,地位本来不很巩固,所以诸侯王政治上已不那么可靠,因而一再发生叛乱。
七国之乱的影响:战争初期,由于刘濞早有预谋,所以七国军队在叛乱之初进展顺利。为满足叛军“清君侧”的要求以换取他们退兵,景帝不得不诛杀了晁错。但杀死晁错并没有让七国军队停下进攻的步伐,七国联军反而认为景帝软弱无能,于是刘濞自称东帝,与西汉政权分庭抗礼。汉景帝这才下决心武力镇压叛乱,派太尉周亚夫率三十六位将军领兵抵御吴楚联军才将七国叛军消灭。七国之乱造成军队伤亡10多万。
2、西晋(晋惠帝时期):八王之乱,代价:导致西晋亡国和近300年动乱,使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八王之乱的原因:西晋司马氏政权是依靠士族官僚的支持取得的,由于担心士族势力不断扩大和膨胀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晋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大封同宗子弟为王。泰始元年(265年),西晋建国之时,晋武帝分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为国;之后又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咸宁二年(277年),晋武帝又制定了王国置军的制度,将封国分为大、次、小三等,不同级别可置不同数目的军,但各王无地方行政权。然而,晋武帝在分封宗室王时,只是看到了宗室的力量,却没有重视宗室王的势力过于膨胀所造成的对中央政权的潜在威胁,给叛乱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八王之乱的影响:八王之乱的十六年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害者众多,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爆发。之后“五胡乱华”,西晋灭亡,八王之乱是其重要原因。八王之乱以极端的形式向世人昭示,社会风气的畸变,造成了秩序的崩溃,把所有的人推向动乱的深渊,给社会带来深重而又长久的灾难。
3、唐朝(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安史之乱,代价:使唐朝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的原因:随着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间屡次开疆拓土,先后平定辽东、东、西突厥、吐谷浑等地区,使唐朝成为一个国境极为辽阔的国家。同时,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唐玄宗于开元十年便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
此等每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使不单管理军事,而且因兼领按察使、安抚使、支度使等职而兼管辖区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大权,这就使得原来为一方之长的州刺史变为其部属。据《新唐书 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节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成为唐皇室隐忧。
安史之乱的影响:一、社会混乱。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二、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三、剥削加重。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四、边疆不稳。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五、经济重心南移。安史之乱,促使中国历史上北民南迁,致使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六、西域得失。753年前后,正是唐朝经营西域的全盛时期,但是此后随着国内政局的的剧烈变化,唐朝在西域的势力也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了低谷。
4、清朝(康熙时期):三藩之乱,代价: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吴三桂首先于这年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将矛头指向朝廷。康熙首先坚决打击吴三桂,而对其他的反叛者却实行招抚,通过分化力量而孤立吴三桂,同时能够充分信任汉将,这样就鼓舞了朝廷军队的士气。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清军进入云贵省城,吴三桂之孙吴世璠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对于清廷来说,是确立稳定的皇朝统治的标志。
三藩之乱的原因:清朝初年,由于清朝统治者力量尚不足以直接控制南方各省,因此将汉人降将有功者分封管理在一些南方省份:吴三桂封平西王,镇守云南,兼辖贵州;尚可喜封平南王,镇守广东;耿仲明封靖南王,死后,其子耿继茂袭封,镇守福建。上述三方势力合称三藩。三藩在所镇守的省份权力甚大,远超过当地地方官员,并可掌控当地军队、税赋等。三藩各拥重兵,久据数省,各据一方,互通声气,广布党羽,实际上已成为割据势力,为清朝的安定埋下隐患。再加上康熙帝决定撤销三藩,引起三藩的不满。
三藩之乱的影响:三藩之乱历时8年之久,给国家带来重大的损失,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清史稿•王骘传》里记载的王骘在康熙的上疏中说“四川祸变相踵,荒烟百里,臣当年运粮行间,满目创痍。自荡平后,修养生息,然计通省户口,仍不过一万八千余丁,不及他省一县之众”。 这个时期四川人口的损失,平民的死亡显然和清军是脱不了干系的。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