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处都是关于房价的讨论。叫“声讨”更合适。
骂房价也骂了这么些年,但仔细回顾这些年大家对房价的声讨,还真不是车轱辘话年年说,声讨的主题、主体一直在变。
房价刚开始涨的时候,网友最爱讽刺没房不让结婚的中国丈母娘,然后矛头逐步转向开发商、转向政府……到最近这一波疯长,已经没什么人再去埋怨丈母娘了。大家看到了房市矛盾背后更本质的东西。在阶级固化的现实面前,你、我、丈母娘,大家都是弱势群体。
这次讨论的导火索是清华男的贴子:一个从小勤奋、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城市考进顶尖大学,留在全国经济文化的中心,一路兢兢业业,遵纪守法。然而30多岁以跻身“准精英阶层”的他发现,自己买不起北京的学区房。
是的,夫妻两人如果都是小城市工薪家庭的孩子,那即使双双清华北大毕业,以两人的收入+两边家庭的积蓄,买北京的学区房也还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房价就是高到了这么个程度。
买不起学区房,他们的孩子就上不了好学校,就考不上好大学,就没法在北京找到一份像他爸爸妈妈那样的体面工作,就要跌出他父母努力了这么多年才进入的大城市精英阶层。
而这结果,不是靠孩子的努力或家长的努力就能改变的。如果这个家庭没中彩票,那这结果几乎是宿命。
如果小城市工薪家庭的后代,即使万里挑一的优秀,考上万里挑一的大学,勤奋工作身居要职,其子女还是不可避免的要“跌回原型”——这不是阶级固化,是什么?
这让我想起清朝。每个人从出生就被打上了标签。你是汉人,便低贱,而满人,也分八旗九等。通婚都是在各自的阶层内。你想逾越阶层?行啊,但得当妾,而且妾生的儿子也还是不受待见。
如今是没有这种写在血脉里的硬性标签了,但房价、教育资源分布、落户政策、入学政策……这一道道软性的关卡,像市场经济里那只“看不见的手”,巧妙的堵住了阶级流动的可能性。
清华男,以及很多很多靠自己努力从小城市考入名校,留在大城市打拼的青年们开始质疑了:我走了这么远,走得这么累,结果只是原地打转么?
这批人,从小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他们学数理化,学唯物主义,逛论坛,看美剧……他们有见识也有能力,乐观的相信努力就能创造更好的生活。阶级这个词汇,只出现在历史课本里。
然后到这批人30多岁,在大公司里领导着几十人的团队的时候,你跟他们讲,不好意思之前没告诉你,阶级还是固化的,北京拆迁户的孩子能上的学校,你的孩子上不了。
Excuse me?
你以为他们会像阿Q那样,咽下这口气,然后去调戏更弱势的小尼姑出气?
他们已经不是鲁迅笔下,安安稳稳做奴隶就很满足的中国人了。
这个世界是流动的。所谓阶级固化,也许能暂时阻挡资源的流动,但挡不住那些更软性的、更无形的流动。
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更加速了这种流动。
阶级固化所积累的业障,流动在这个社会里,被分解,被聚合,终归会影响到每一个人。
有一点,今天的世界和清朝有本质不同:
如今已经没有,至少鲜有“文字狱”。人们可以尽情的表达,又有渠道来热烈的讨论。
就算“清华男”们暂时无能为力——
无论坚守还是退回,无论房市如何发展,我都希望看到大家把这讨论继续下去,继续思考,继续质疑。
这也许是我们唯一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