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西汉最有名的辞赋家。这个评价不仅被后人认同,也被司马相如同时期的人所认同。文学成就毋庸置疑。但此人的人品确不是太好,文怀远认为司马相如是“奴才”。就是跟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是处处充满了心机,并不是那么纯粹的为了爱情。
司马相如的出身
司马相如出生于蜀郡成都,名犬子。好读书,学击剑。这点跟唐朝的大诗人李白倒是有几分相像。不过,司马相如这个犬子之名,在《史记》和《汉书》的记载上有些小小的差别。
史记: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
汉书: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也(1)。少时好读书,学击剑,名犬子。
按照史记的说法,司马相如的这个犬子之名,是根据司马相如的性格来命名的。并不是像汉书写的那么纯粹,犬子之名是生来有之。
不管怎样,犬子这么个名字,怎能跟着这么大的文学家终身呢,如果后代人称呼这么大的文学家为:司马犬子。这有点骂人的意思。后来,司马相如自我改名了,因为慕蔺相如(就是负荆请罪里的蔺相如),改名为司马相如。
刚开始司马相如也想凭借着自己的文章,混个出人头地,奈何,刚出道没赶上好时候,汉景帝根本不喜欢这些乱七八糟的辞赋。司马相如在朝廷混不下去了,只好回家了。不过,光顾着写文章了,家里穷的叮当响,根本没有生存的能力。这时候,司马相如的一个好友临邛(qiong)(在今天的四川临邛)令王吉向其发出了橄榄枝,让司马相如去他那谋生活。司马相如也就去了,这一去也就引出了卓文君。
琴挑文君的真假
琴挑文君这是千古爱情故事啊。王立群在2012年的百家讲坛讲到司马相如的时候,认为琴挑文君是司马相如和王吉合伙钓的卓文君,而且用的不是弯钩,是一个明晃晃的直钩。分析如下:
1、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是临邛的大户,首富。对一个穷的叮当响的司马相如来说,找一个这样子的老丈人是求之不得。
2、卓文君刚刚死了丈夫,正在守寡,这样子一个克夫命的女人,愁嫁啊。司马相如这个时候下手,成功率高啊
3、卓文君喜欢音律,喜欢帅哥,司马相如这么一个“风骚”青年,对卓文君太有吸引力了。
4、卓文君的这些事情,如果司马相如的朋友临邛令王吉不告诉他。这么一个初来乍到的司马相如应该不知道。
那王立群是怎样确认的呢?是通过《史记》和《汉书》中关于这一段描写中的一字之差来推断的。
《史记》中记载如下:
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汉书》中记载如下:
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请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临。临邛令不敢尝食,身自迎相如,相如为不得已而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意思大概是,卓王孙和县令安排了一场酒席来款待县令的朋友司马相如,但是县令都来了,司马相如还没到,司马相如没来,都没人敢吃。县令就去请,在请的过程中,《汉书》比《史记》多了一个字:为。《汉书》写的是:相如为不得已而强往。而《史记》中没有这个“为”字。通过这一个为字,王立群认为这些前奏都是设计好的,再加上司马相如有动机,所以,认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并不是那么的纯粹。
其实,我也这么认为,如果没人告诉司马相如这些事情,那司马相如怎知道卓文君那么详细,怎知道卓文君会偷听?这都是主动的有安排的投其所好。
琴音挑逗完了之后,司马相如还下了血本,在酒席结束之后,司马相如还重金通过卓文君的丫鬟向卓文君献殷勤。如果不是有人通报,司马相如都没见过卓文君,干嘛这么做?自己都穷的叮当响,还在这上面花钱?这明显的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卓文君那会估计也孤单寂寞冷,来了这么一个风雅的帅哥,小女心一下子就爆棚了,就跟着司马相如私定终身了。
司马相如虽然钓到了卓文君,但是卓文君的爹不是傻子,死活不承认这么个“酸”女婿。其实,司马相如完全没必要这样子做,傍富婆他又不是第一个,陈平当年也是穷的叮当响,靠着自己帅,就去傍富婆,找了一个死了N任丈夫的富婆,人家就是光明正大的。司马相如完全可以学一下先辈:陈平。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生活
先按照《史记》和《汉书》的记载说一下,稍后澄清一些传说。关于婚后的生活,史记和汉书记载基本一致。
由于卓文君的父亲看不上这个穷书生,司马相如就和卓文君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成都。开始了男耕女织的清贫生活。刚开始还恩恩爱爱,过了没多长时间,卓文君有点受不了了,自己没过过这种生活啊,就提议希望回到临邛,即使靠着自己的兄弟接济,也不至于这么清苦啊。估计,司马相如也后悔了,自己原来想的傍富婆,现在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啊。在卓文君的怂恿下,司马相如就同意回到了临邛,开了个小酒馆。父亲俩还算勤快,生活开始步入小康。但是,卓文君的父亲看着自己的女儿抛头露面的成天吆喝卖酒,实在是丢脸。在这时候,临邛令又出现了,跟卓王孙说,你看看,生米已煮成熟饭了,不能后悔了,你忍心看着自己的女儿这样吗?卓王孙的父亲低头了,也心疼女儿啊。就把自己的一些家产分给了司马相如。有了这笔钱,司马相如可以安心写文章了,买了点田,收收租子,自己不用干活了,就开始天天写文章。司马相如傍富婆的战略目的终于达到了,不过过程有点曲折。这主要是怪自己,要是跟陈平一样直接,过程也不会是这样。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辈子夫妻和睦,后来司马相如身体不好,先于卓文君去世,司马相如去世之后,卓文君负责管理和整理司马相如留下的辞赋
一直流行的一首汉乐府《白头吟》,著名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就是出自《白头吟》。被广泛的认为是卓文君所做。司马相如后来发达了,开始养小三了,卓文君就写了这首诗,挽回了司马相如的心。故事随美好,但是这些在汉书和史记中都没记载,现在的学者认为白头吟是卓文君所写是存疑的。这事情不真。
如果这事情是真的,更能说明当年司马相如追卓文君的目的不纯。“糟糠之妻”啊,司马相如难道不懂这个道理吗?这样子对卓文君会给自己留下污点的。
司马相如临终还在谄媚
后来汉武帝登基,喜欢辞赋,司马相如开始发达了。司马相如留下了很多名篇,如:《子虚赋》、《上林赋》、《喻巴蜀檄》、《难蜀父老》、《上书谏猎》、《哀二世赋》、《大人赋》。司马迁和班固也很喜欢这些辞赋,在司马相如的传中全文引用,这也直接导致了《司马相如列传》是《史记》130篇中字数最多的。
中国的文人好爱借古讽今,喜欢在文章中提一些政治性的建议。司马相如也不例外,但是司马相如都是点到为止,甚至有的时候还在拍汉武帝的马屁,文人风骨差了些,要不然文怀远也不会认为司马相如是“奴才”。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史记和汉书中的记载。
司马相如做了一辈子“奴才”,临死的时候,更是做了一次大奴才。司马相如最后一篇辞赋为:《封禅文》。这绝逼是筹划了很久。汉武帝一直想去泰山封禅啊,成为千古一帝啊。这拍马屁着实厉害,心机婊也是显露无疑啊。
在之前,我一直觉得司马相如和李白差不多,怀有政治抱负,却一生不得志,自己所有的理想都融入在自己的文章中。现在觉得,司马相如比李白差了几分洒脱了,更少了读书人的风骨。
再多说几句,司马相如写的辞赋我实在是读不下去,尝试了好几次,都没能把司马相如的这些辞赋读完。可能是自己的修养还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