槎溪路走到头到古猗园南门,入口处便看到小时候最爱吃的冰糖葫芦,老奶奶熟悉的吆喝声让我的心灵提前进入空灵的状态,准备迎接这场来自竹林幽径的仪式。
01 历史与底蕴
上海古猗园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古镇,初建于明嘉靖万历年间(公元1522-1573年),迄今400多年的历史。其建筑园林布局风格与苏州的拙政园比较接近。园中树石布局均出自江定竹刻名家朱玉松之手。取《诗经》“绿竹猗猗”之句,定名“猗园”。
具有古朴、意雅、清淡、洗练的独特风格,有“苏州园林甲天下,沪有南翔古猗园”的声誉。
南翔镇原来是个荒凉的小村庄,古名——槎溪。传说当地的一位农夫在自家地里挖到一块大石板,然后就有一对白鹤在此上空盘旋,并停息在石板上不断地鸣叫。引来了一位高僧德齐的注意,他认为鹤鸣一定有福音降世,此地定是佛门宝地。于是骑鹤云游化缘。于公元505年(南北朝,梁天监四年距今1500年)便建得一座寺院,为感恩仙鹤便起名为“白鹤南翔寺”,“槎溪”因此而改名“南翔”了。
02 白鹤南翔照壁
从南大门进入,便看到一座照壁。“照壁上的图案以"白鹤南翔"为内容,勾勒出南翔镇得名的历史传说,富有传奇色彩。
古猗园与苏州拙政园布局类似,而拙政园又是大观园原型,《红楼梦》第十七回写贾政率一般清客游大观园,一进门,迎面就有一翠嶂挡在前面,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
古猗园采用一块照壁立于入口处,和拙政园入口处假山一样,起“隔”的效果。
03 缺角亭
入园不远处便是“缺角亭”,这个亭子很有历史文化的。位于全园制高点竹枝山上的“补阙亭”又称“缺角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去处,亭子四角撍尖顶,柱间设有平座。1933年东三省沦陷,本地爱国人士集资在建造该亭时故意少塑东北一角,其余三角塑以拳状翘角,如同高举的拳头,以示东三省沦陷后国人誓与日寇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和收复失地的坚强意志,取名意在东北收复之后再把缺角补上。
竹枝山上种满竹子,上面的竹子人们称为“孝娘竹”,相传古猗园最早的主人在京城当官,一天,他回南翔省亲,老娘说想进皇家园林玩玩。这当官的想,那是皇宫岂能随便进出,可又不能违背老娘的心愿,就说老娘您年事已高不便长途 跋涉,为您仿造个相仿的园林住吧。经过几年建设,盖起了亭台楼阁、画舫水榭,还有一座楠柱的“四面厅”,厅前又种了一对盘槐。老娘高兴了,可也惹下了大祸,有人向皇帝奏了一本,说这官员建“四面厅”,种盘槐,是妄图南面称王,结果他被皇帝满门抄斩,全家埋葬在园内的竹枝山下。后来山上长出矮竹,直到现在也高不过膝,叶子全部都镶着白边,人们叫做“孝娘竹”。
04 白鹤亭
白鹤亭是为了应白鹤南翔而建,亭顶为一只振翅欲飞的白鹤。据说院内饲养了一只白鹤,可以听到白鹤悠扬的鸣叫,有一种“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的意境。
亭旁的水池里立一石碑,上面就刻着那首德齐和尚乘白鹤飞走时留下的诗
白鹤南翔去不归,惟留真迹在名基。可怜后代空王子,不绝熏修享二时。
这首诗新浪微博积玉成林网友解释的最好,在此引用一下。
第一句,很直白,就是一对白鹤载着和尚放走了,再不回来。
第二句,是说鹤飞去了,留下了这块刻有字的基石。
第三句就费解了些,空王子指的是谁?如果是在庙里说话,那王子就是如来,因为如来在苦修成佛前是尼泊尔地方的一个国王的儿子,那不就是王子吗?而他是王子又不做王子,不就是“空王子”吗?“后代空王子”就是继承佛志,修行的和尚了。费解的是“可怜”什么?是赞许和惋惜如来修行过程中的不容易呢,还是这后来和尚们苦修行的不容易?
第四句中的“熏修”二字理解了就好办了,那是说庙里的香火缭绕。常年享受善男信女的供奉,应该是不同于当年的苦难之时了吧!
这诗的直接意思应该是,白鹤飞走不回来了,而在这里建立起的庙宇将世世代代永远香火续延吧。
05 牡丹花会
4月1日至4月20日,为2017上海古猗园牡丹花友会,虽然我们没赶上,但下午游玩时还是看到了很多美丽的牡丹花。
06 游后有得
喧嚣的都市中得此佳境,可赏竹之淡雅、花之魁首、林之幽静、水之婉转,实为人生一大趣事,奈何入园较晚,只得走马观花匆匆一游,回来后对古猗园资料稍作整理,希望下次可以再作深入观赏,也希望给其他旅行爱好者欣赏古猗园之美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