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习习,秋景绚丽,行走在墨尔本的蓝天下,整个秋天都是幻觉,眼前晃动的一切都给予我一种极度的不真实感,倒是偶尔在朋友圈看到的那些怒放的花儿,才是我心中最真切的期待。但进入墨尔本大学的课堂之后,一切便不同了,注意力高度集中,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授课的老师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旁边站着的那个翻译,这些天我三万多字的学习记录都是从他的嘴里听来的,任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打,任脑海翻滚着大洋彼岸关于“教育”的前世今生。
数年来,前赴后继的教育者们从没停下对教育本质的探索,在今天看来,似乎达成了一致,那就是: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不仅要使受教育者获得人格的不断完善,奠定乐观积极地挑战生命历程的思想基础,也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知识的累积层次与构成。需要政府与社会、学校和家庭联合起来对孩子的教育进行优化、整合,期冀达到一个最好的效果,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目标。
从这种意义上说,澳洲的教育目标和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基本一致的,都是把“人的生命成长”放在第一位,但因为文化背景、地域国情等方面的不同,对教育具体的实施策略、做法等方面,又是那般的不同。
今天就向大家介绍澳大利亚的教育体制。
@关于学段的划分
澳大利亚的学段分配,分为幼儿园;学前班、小学;中学。其中幼儿园阶段,国家没有强制孩子必须要接受教育,但对幼儿园的监管特别严格,对老师数量、幼儿数量的比例、幼儿园场地的大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公立的幼儿园一般很难上,有些家长从怀孕起就开始排队也未必能赶上。
联邦政府支持社会机构投入对学前的幼儿教育,以弥补公立幼儿园的短缺,家长则根据需要自行决定是读公立幼儿园还是读私立幼儿园,公立幼儿园收费较少,托管时间也较短,私立的幼儿园托管的时间长一点,但收费大多是公办幼儿园的近两倍,相当于人民币一天500元左右。由于费用高昂,很多家长都选择辞去工作,在家专职带孩子,等孩子进入小学后再选择上班,或者是每周只上一天或两天的幼儿园。
孩子的小学从5岁开始,入学后读学前班一年,然后再从一年级读到6年级,正好12岁小学毕业。从13岁开始升入中学,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初高中一体化,不分离,待孩子高中毕业,正好十八岁成年。
@关于“高考”
初、高中的教育,依次为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年级,国家规定义务教育为十年,所有学生在十年级之前不允许辍学,从小学到十年级,学生的成绩是根据各个州教学大纲规定的标准进行评估的,在这期间没有正式的考试,所以,各个学校也都不以分数来考核学生、考核老师,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能力,修完规定的学分即可,完成自我制定的规划即可。进入十一年级,学生开始选科,并自动分为三类,一类是VCE,为进入学术类大学做准备的;一类是VCAL,为进入职业大学做准备的;还有一类是VET,直接进入职业培训,培训合格由州政府颁发全国范围内通用的职业证书。
由于联邦政府重视对职业的教育,所以从小学阶段开始就有了各种类似职业的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进行自由选择,比如,在蒙特克里尔中学考察的时候,我们看到了缝纫班的教室,看到了木工班的教室,看到各种以兴趣为主的授课,只要有5名学生以上选择,班级授课就可以成立。另外,社会对各种职业的认同和白领一样,只要职业技术高,本领强,其收入绝不低于白领。所以,这里的家长和学生并不觉得选择职业教育会有什么不好。
选择朝向VCE学术类大学的学生,英语、数学为必修课,然后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再选四科,这样平均每年学习六门课,每一科在学校的考试成绩50%归算到最终的得分,剩下的50%来自每年11月份各科的全国统考成绩,然后自己综合换算,再以此决定申请读大学和读哪类大学的资格。
@关于教材
澳大利亚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只有国家统一的课程规划和指导纲要,各个州再根据国家课程规划和指导纲要,制定属于本州的课程规划和指导纲要,学校在不违背这些课程规划和指导纲要的前提下,学校和教师根据学生和本校的教学需要,自由地选择市面上各种各样的教材,尤其在中学课程里,可供学生选择的教材课程有上百种,除英语为必修课外,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任选课程,老师也可以自行编写适合本校学情的校本教材。
学校还可以从环保的角度,对某些教学内容也可以不打印教材,只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源库,学生自带电脑,每人一台,可以直接在电脑上完成教学的内容。
比如在墨尔本的阿克依拉中学,听了一节七年级的中文选修课,上课的内容是《中国元素》,学生完全没有教材,教师把这个任务布置给学生,提供一个资源库,学生则根据自己的思考,从资源库中找到自己认为的最能代表中国元素的图片、画面等,制作成PPT,第二天课堂上向老师提交,老师看到学生提交会逐一点名,然后面对面,一对一由学生讲述为什么这样设计,设计的目的是什么,你的理解是什么。我观察到的大部分学生PPT都做得很好,他们找了中国的国旗,用中英文的形式呈现中国的国歌,找到了长城、故宫、天安门,找到了中国地图,找到了过春节时动感十足的灯笼、狮子等等,完全是一种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充分体现自主学习。
@关于在校时间和“补课”
澳大利亚政府规定公办学校的学生在校上课时间是从上午的8:30到下午的3:30,有的学校,是上午的8:50到下午的3:00。每天有5节课,每节课55分钟,每年40周的学年计划,为四个学季,每学季为十周。夏季学季后假期为六周,剩下的三个学季季后假期为两周。
教师每周工作38小时,包括:20小时的教学,10小时的备课、计划和测验,还有8小时的其他职责,比如值日。剩下的时间,就是自由可支配的自我时间。
我们先后去了四所学校,有中学有小学,都是遵循这样的在校教学时间,学生放学后老师也会布置适当的作业,并不是没有家庭作业。
关于“补课”,他们也有,每天早上到校前和晚上放学后,都延长一个小时为补习课时间,但由家长和学生自愿选择,补课老师有的是本校老师,但大多都来源于外面的社会机构,本校老师不收取任何费用,校外的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周末,这里的学生,每人必须选择一个运动队,参与体育运动,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质,家长和学生根据孩子特点选择体育训练的项目。
这就是他们认定的健康生命科学。
这让我想到了蔡元培先生的教育理想,他曾呼吁把体育放在“完全人格”之首,坚持体育为基础。
“凡道德以修己为本,而修己之道,又以体育为本。”蔡先生主张通过体育运动来提高公民的道德和修养。对那个时代来讲,有着先驱的意义。有健全之身体,才会有健全之精神,他曾说:“今经科学发明人之智慧、学术,皆由人之脑质运动之力而出。故脑力胜,智力富。身体强,则脑力胜,身体弱,则脑力衰。”“非健康之本,无以行之。”
每一项运动都是在强身健体,每一项运动都并不是单纯地在单纯地强身健体,与此相伴滋养的一定是精神,比如坚持、比如吃苦,比如协作,这些才是一个人走向未来的根本动力。
@关于班级人数
说到班级人数,他们有明确的规定,每个班级不允许超过25人,根据全国的统计数字,平均每班在21.3人,有的学科每班只有5个人。
三天的学校实地考察,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清点人数,每个班级的确在20人左右。所以,课堂上老师可以与学生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可以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再加之没有考核,没有评比,没有竞争,深感这里的老师格外随和,眼神里对学生流露的都是爱。
当然,国情不同,体制不同,教育的具体实施也一定会不同,作为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在人口超过2500万的国家中,人均生产总值超过美国、英国等主要英语国家,他们的优势决定了他们的体制。
这些天一直体验着,感动着,尤其是在蒙特科里尔中学参观时,他们举行一个简短的仪式,升两国的国旗,在学校时,我们几乎每周都要参与升国旗、唱国歌,这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在异国的校园里,当中国的国旗冉冉升起时,当耳畔响起我们大声唱响的国歌时,那一刻,属于“我是中国人”的神圣、庄严和自豪,让心灵情不自禁地悸动,眼泪情不自禁地喷涌而出。
小野二郎说,如果你一旦选择了这个职业,你必须要全心投入到你选择的职业之中,你必须要爱自己的职业,你必须要穷尽一生磨炼技能。
感谢生命中能有这样一段特殊的人生历程,写下这些字时,我对自己说:是幸运眷顾了你,同样,你也要凭实力配得上眷顾你的这份幸运。
记得出发时,当飞机进入高空,闭上眼睛,脑海里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现在,彼岸就在那里,属于我的那一边,花都开好了,正待我归去。
“万物皆备于我。”
插上一双理想与现实的翅膀吧,在教育的世界里,美好永远正在发生,让我们带着一群生命,慢慢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