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十几年时光一直在守护别人家孩子中流逝的老师,却总是在困惑我们究竟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模样才算是教育的成功呢?如果说是培养事业上的成功人士,就有人说即使其事业有成没有德也算不上教育成功,又有人说即使有财又有德孩子自己不快乐也不能说教育是成功的,甚至现在一边倒的认为一个孩子即使不优秀不卓越,只要能安心快乐的甘心做一个坐在路边为他人鼓掌的平凡人就是教育最大的成功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古代的科举制度最初在隋朝是以社会进步的形式出现的,它的初衷是为朝廷选拔人才,而私塾先生教人识文断字基本目的也都是奔着使其学而优则仕去的。这样就自动达到了既为国家培养人才,又为个人提供进仕机会的双赢局面。有了国家需要提供的栖息环境,个人成就为其注入的内生动力,教育就这样被赋予了持久而又旺盛的生命力,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也因此得到了更好的延续和发展。
时至今日,教育依然肩负着这两大要义:为国育才,为民生计。如果一门心思只是为国家培养各种适配社会运转的零配件,或者是只专注于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未来资本积累能力,那么就扼杀了一个人作为高等动物的思想和灵魂。所以,教育需要另一个声音,被教育者的生存体验是否因为接受教育而提高了。而生存体验比如幸福感,它只是一种和财富地位无关的感觉,感受幸福却是一种能力,有人与生俱来,有人的幸福感却像带着丢失了密码的密码锁一样需要教育去开启。
另一方面,生命有其固定有限的长度,各种励志鸡汤都告诉我们说虽然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增加他的厚度,宽度。加宽加厚的是生存体验,而如何具备为生命加宽加厚的能力,需要教育来完成。截止目前还没有人能坐着时光机穿越到遥远的过去或是茫茫的未来,而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的学习能力却使每个人的大脑都有被穿梭过去和现在获取知识武装的可能。
生命本就是一场体验。别人谁也无法揣度智力残缺却被誉为天才指挥家的舟舟通过反复练习获得的音乐指挥能力让他在舞台上接受万众瞩目时更快乐还是无所事事只是简单做个巨婴更快乐,但至少出于对生命的尊重,通过教育为他争得了多一重的新鲜体验。有小故事说一年迈富翁在海边钓鱼晒太阳,遇见渔夫,发现自己奋斗一生追求的,也不过是想过一个渔夫的生活,但是真的是这样吗?一样的钓鱼,一样的晒太阳,返璞归真的富翁因为已阅遍千秋心中自有沟壑万里,而渔夫不管眼里还是心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全部的生命只有钓鱼。人生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第一重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第三重里的山水应该是不一样的。
而且通过教育获得的,更有为生存储备的自由选择能力和退路,倚天屠龙记里低调扫地僧关键时刻的横空出世,电影功夫里粗鄙包租婆的了得功夫都最终促使剧情出现了神转折。不只是电视电影,现实里何尝不是这样,褚时健年逾花甲依然开山种橘,黄光裕身处高墙依然被国美和社会期待。而因为蒙冤坐牢十几年后获得上百万国家赔偿的赵左海陷入传销血本无归,2014年才出狱的黄家光更是在获得160万国家赔偿后不到五年时间就因为经济窘迫几次偷牛最终被抓。
所以,教育,不只是为体验,更为每一个生命培养生存的能力。
而关于如何教育的话题很久以来网上挤满了对各种教育制度的批判,质疑,和否定。每一个新出台的措施,总会遇见一边倒的反对声音,极力要求归还教育自由。反对者从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一路说到教育简直是个任人摆布的舞女,谁都想来搅一搅。说到舞女突然想起尬舞,想起京剧,被誉为国粹的京剧其一招一式,一抬手一斜眼都有着固定的路数,那舞起的水袖看似飘逸无序,其背后却是锤炼了千百次的固定刻板动作。而自由随意的尬舞被封不单单是因为其低俗,更因为它的没有限制和没有边界。
几十年来,甚至几千年来,从孔孟之道到今天的现代教育,从四书五经到今天的教育煌煌巨著,从不求甚解的古代私塾到今天的各种趣味课堂,教育的发展规律一直是通过各种努力,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既遵从其天性,又挖掘其潜力,使其成长,发展,而且还有快乐。
但是,努力让孩子在相对自由里成长不扼杀其天性的教育本身却恰恰必须是不自由的,有时候教育者的过度自由对于被教育者甚至会是一场灾难。关于这类话题的报道实在是太多,也正因为此,直接导致了现在教师,校长这些角色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普遍走低。所以,给孩子自由发展的机会和成长的环境,绝不是教育者的自由和教育制度的随意。甚至恰恰这两者都应该是最不自由的,就像有朋友说的那样“教育需要小心翼翼”,因为教育可以是促使花开的灵丹妙手,但也可能是导致花落的摧花辣手。更因为一个高大上的结论:教育事业,教师职业关乎国家发展,关乎尊重生命。
万物皆有度,教育,需要小心翼翼的去发现,去期待,去培养每一朵灿烂花开,更需要去尝试,去提高,去敲开每一个生命密码,为每一个生命进入游戏场的体验,试错,搏击储存更高的生命值,使其有能力随时满血复活,而游戏也因为每个角色具有的持久攻击力会更加的精彩,这样无论是对于游戏本身,还是对于角色自己,升级也就是必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