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戈雅
“质朴又妖娆、沉静且激扬、优雅而尖锐、从容却剧烈、又天真又沧桑。
关于《鲤》,我有很多话想说。它就像软硬适度的米饭,有嚼头,但不硌牙。
《鲤》这套书算得上近几年来做的比较负责的书系了,每一期的选题都比较暧昧,看似是软塌塌的小众情怀,放大了看,却是一种贯穿于整个时代的雍容气场。诚如开头所言,它“质朴又妖娆、沉静且激扬、优雅而尖锐、从容却剧烈、又天真又沧桑。”
谈到《鲤》这个书系,绕不开的是张悦然这个人。
张的作品读起来很鲜润,细究其理,却是一种生命原始的野性和乖张。要我讲,读张,《红鞋》和《誓鸟》是绕不开的,这两部是张的风格发挥到极致的作品。她在《自残》中讲,她自己是个臻于完美的骗局,人前娴静光丽,人后乖戾阴翳。这与青春期的我不谋而合,缘于此,对张的作品一直有种特殊的情感。虽然后来也喜欢黑塞和托马斯曼,但是对张的感情是不变的。她引导着我们这些向内生长的人,在逼仄的空间里也能看到曙光。
《鲤》这个书系应该算是和她整个作品体系一脉相承,青春期的她孤独、敏感、乖戾,到了后来,她反而凭着这股子常人远不及的倔强和敏感,慢慢活出了态度。因而,《鲤》这个书系做出来更像是艺术品。不同于市面上卖的那些靠封面插图火起来,文艺腔调泛滥的书系,《鲤》做的精致考究,但又不失含蓄。内里插图都往往埋藏着一些欲言又止的暗示,让人一瞬间就能沉寂下来。
张有意的将这套书做成一种充满沙龙气氛的感觉,开篇写的都观点独到,后面的访谈也都很深入。唯一让我觉得不太好的地方是在甄选文章时,有意无意的选出少部分文人酸腐气特别重的文章。满篇都是艺术家和各种主义的论坛,让普通读者很难介入,也和整个书系风格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这并不妨碍张通过这个书系成功的变成了一个引导者和启发者,关于孤独,关于暧昧,关于旅馆,关于写信,每期的选题都有很大的思考空间,作者并非单纯的论述自己的观点,而是变成了一个引导者。
更难能可贵的是,全书没有明确的洗脑式价值导向,它只是让你深下去,把读者抛掷在安全空间里,让他们自己不断的寻找,确认。
张带领着一群有态度的人去做这件事情,笔下的文章都不是张扬绮丽的,但是特别有分量。
印象最深刻的是灰明的那篇《许愿》,全文硬生生的,字字句句都似乎不近人情。唯一柔软了一句,还是和男友做爱那一段。也还是硬。但正是这种不给读者留缓冲的逼仄和这种眼睁睁的干痛,却让人一阵瘫软,恍惚间就掉进了作者的时空漩涡里。灰明很聪明,他不讲那些滥情段子,就只是硬生生的把作品包进硬壳,然后人物呼之欲出的本性便全都一股脑的跑出来和你对峙,直读的人胸口发闷。
以故事取胜,将人逼到人性边缘的作品例子不在少数,但大多数故事都是源于一场还不错的契机。少数精明的作者很幸运的捕捉到这一点,因此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传说。但灰明字字句句给人的感觉都是有分量的,这样的故事,即使与契机沾边,也是缘于作者对于现世的不断窥探与思索。
《鲤》也是这样,书中大大小小的人物和作者的出场,仿佛都是漫不经心的。作者似是要说穿,却故意不点破。就像在《鲤·暧昧》的访谈里说的:“点到为止,才会是意犹未尽的。”
余音绕梁,却直指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