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任意位置随手写一个字。两名学生都是以弯曲胳膊的姿势将字写在了和自己视线基本水平的位置上。我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写在黑板的最下沿呢?他们一愣说,那得弯腰低头,不舒服。我又问他们:“那为什么不尽力往高处写呢?”他们似乎明白了我的用意,说往高处写需要伸直胳膊,费点劲。“是的,”我说,“每个人做事情基本不会往低标准去做,那样自己也不舒服,是吧?”同学们点头。“但是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你们也不愿意多费一点劲,是吧?”同学们不好意思的笑了。“所以你们选择了最舒适的区域。”他们点头承认。我继续问他们:“现在能往再高处写一个字吗?”“能。”说完,一名同学尽力伸直了胳膊写了一个字。另一名同学不仅伸直胳膊还踮起脚跟写了一个字。刚才那名同学一看,干脆搬了一个凳子,站上去伸直胳膊写了一个字。下面的同学都笑了。没等我说话,他们就大声地告诉我说:“老师,您是要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竭尽全力,想尽办法,不要以最舒服的姿态去做。”我笑了,说你们真聪明。
我接着问他们:“除了老师的要求,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因素会促使你们主动地把字写在你们力量所达到的最高处呢?”他们眼神有点蒙,然后窃窃私语。我等他们静下来,接着问:“如果现在要提问默写内容,但是你不知道所提问内容的多少,你从哪里开始写呢?”同学们的回答开始不一致了——有的说还是从高处开始,万一内容多呢?有的说就从最舒服处开始写,万一内容不多呢,何苦费劲?也有的说可能无意识地就从最舒服区开始写了。等他们不说了,我又问:“如果我提前告诉你提问的内容很多,你会从什么位置开始写呢?”同学们很聪明,心领神会地异口同声地说“最高处开始。”一个特爱表现的孩子大声说:“老师,我明白,你要告诉我们,‘规划决定追求的高度’!”
我满意地点头,说:“是的。王安石告诉我们,‘世之奇伟、瑰观、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志向,能力,外物,三者决定了你攀登的高度。今天,我们再用这个简单的试验告诉大家,出走舒适区的力度也决定了你未来的高度和广度,反过来,你的态度、意志和规划也影响着你出走舒适区的力度。”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舒适区里做事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所以面对“出走舒适区”的说法,有人就会疑惑,“为什么非要跳出去呢”?网上关于是否出走舒适区也是众口不一莫衷一是。但是我还是赞成一个人在“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的情况下,给自己更高远一点的目标,更全面一点的规划,更严格一点的要求,去追求更完美一点的结局。即便不为“于人为可讥”,也要为己“可以无悔”。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