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第二十六个年头,平平淡淡,些许的焦虑。
不知道自己的这种状态是否能够代表大多数的同龄人,社交网络里的形象总是那么光鲜,孤独与寂寞总是在无人知晓的角落。
高中时的一位朋友在做文字工作,偶尔朋友圈里发些文字,读来颇具特色,文字精炼而语义深刻,似乎有着大部分同龄人不具备的人生认知。读书时,他的学习不太符合大部分老师关于好学生的定义,高中时对于他的认知完全可以贴上“幽默”、“博学”、“健谈”的标签,有一段时间他对《明实录》很感兴趣,萨克斯应该算作他的艺术追求吧。
就是这样一位朋友,绝绝不是家乡老师口中的那种好学生的标准,读着不那么好的高中、上着不那么好的大学、说他其貌不扬应该是不为过了。但就是这么一位朋友,却深深的给人一种才华横溢,诙谐幽默的感觉。单单的一个词语还无法形容我对他的认知,极尽所能的简单的说的话,应该就是 “自信”、”智慧“。平日里,我很少用智慧形容周边认识的人,尽管身边不乏聪明的人。
也许看到的别人的都是好的,但如果自己生活的很充实快乐有怎么会去羡慕别人的生活。
在一个一线城市,从事着IT工作,领着不低不高的工作,焦虑于“技术从业者 35 岁瓶颈”的预言,对于高昂的房价总是有那么一种类似“她/他喜欢我”抑或“我能赢”一般的错觉。
毕业一年又一年,很多之前不会谈论的话题,慢慢的被搬上了饭桌,尽管在过往的日子里,每个阶段都会有不愿意讨论却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今和过去最大的不同在于,在校园里的行为总是有那么一些“优秀”的标准,为了防止悸动不安的年轻人乱来,学校也会树立诸多的规则,条条框框,到了最后,在学校的日子,目标变得简单而直接。
《肖申克的救赎》有那么以为在监狱呆了大半生的老人出狱后终于过上了自由的生活,可却丝毫没有幸福快乐的感觉,艾迪的好朋友在出狱后住进了那位老人曾经住过的房间,看到了老人自杀前留下的印记,我想如果不是最后艾迪的存在,他的这位朋友应该也会选择和老人一样的结局吧。
学校是个象牙塔、也是个监狱。
有那么一种说法,成年人很忙,忙于工作,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总不能放任他们在家为所欲为吧,于是学校就诞生了,把众多这样的孩子集合在一起管理,也不会危害家庭、也不会危害社会。
某种程度上,我是认同这种说法的。
国内的教育情况慢慢的也在做着改变,但大部分的城市里的孩子应该还是过着我曾经过着的校园生活,一批批的被放出高墙。
在学校里被禁锢的日子却也是你成长的日子,走出校园解开了枷锁,有些人眷恋笼子里的生活,踟蹰不前,有些人振翅高飞,飞往向往已久的天空。
说了这些,潜意识里好像是在把焦虑的锅推给过往的校园生活。客观的一种看法我觉得学校的教育有一定的责任,家庭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因素,最后的三成大概就是自身的选择了。
不知道同龄的人的焦虑是否来源于家庭教育中的“攀比”思想了,以前我们被迫去知道了各种别人家的孩子,慢慢的长辈不再说了,我们竟然被驯服的自己去对比了。我们就这样一点点割舍着自我,慢慢在成长的谎言里开心快乐。
现在似乎慢慢的想明白了,我们所谓的焦虑应该就是和同龄人相比的心灵落差吧。
人和人,有外貌上的差别,而心理上的差别却被人忽视。
《分歧者》里的故事设定很有意思,孩子在大致一样的环境里成长,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通过某种程序来鉴别是哪一类人,崇尚力量的去做军警、平和的去纺织种地采摘。
有人美、有人丑,看的见的事实我们会认可,看不见的心理差距却可以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似乎一切看的云淡风轻之后,就能扭转这差距一般。
焦虑的事情暂时也想不到什么解决的办法,生活却推着一点点往前走,很多个不想到来的明天总会不期而至。
有句被用烂的诗送给所有自己和所有焦虑着的同龄人吧。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