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非致死性病毒,寨卡病毒为何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
截至2016年2月25日,我国大陆确诊5例输入性寨卡病毒(Zika Virus)感染病例。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认为,短时间内寨卡病毒可能会传到上海。这或许意味着今后寨卡病毒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爆发。
从去年5月份开始,寨卡病毒就开始在南美洲各国流行。当时,国外的网站开始对此进行报道,然而并未引起全球的广泛重视。之后当病毒在世界其他地区出现输入性病例时,才引起了各国卫生组织机构的重视。
作为一种非致死性病毒,寨卡病毒为何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
寨卡病毒祸害后代
能够让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疾控中心(CDC)大动干戈的病毒绝不简单。在本次由巴西开始的寨卡病毒大爆发中发现的最大隐患就是小头畸形儿。自去年5月至今年1月的8个月间,共有4000多例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分娩了小头畸形儿,让人不得不怀疑其中的联系。
近日,斯洛文尼亚科学家在对一名曾在巴西疫区工作,后回国的孕妇产检时发现小头畸形、脑部发育异常的胎儿。孕妇要求终止妊娠后,将引产的小头畸形胎儿送去尸检后发现,在胎儿脑部出现大量寨卡病毒颗粒,其他的相关病毒检查皆为阴性。
该案例首次证实了寨卡病毒的高度嗜神经性,以及与小头畸形儿的直接联系。小头畸形儿其他器官功能并无异常,但是大脑存在不同程度的先天性受损,可出现智力障碍、肌力异常、癫痫等神经系统异常。如果大规模爆发,众多小头畸形儿将给医疗机构带来巨大压力,现在巴西的社会医疗体系就因大量小头畸形儿的出生不堪重负。
后患无穷的登革热近亲
寨卡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非洲乌干达恒河猴体内发现,和臭名昭著的流行性乙脑病毒、登革热病毒、黄热病毒等都是黄病毒属的近亲,是一种主要通过蚊虫传播的虫媒病毒。然而,随着本次大规模爆发的蔓延,越来越多的病例提示病毒不仅可以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还能通过性接触途径、血液途径、经胎盘的母婴途径传播,和艾滋病病毒HIV的传播途径非常类似。
和它的近亲们产生强烈的感染症状不同,寨卡病毒的感染症状比较轻微,以发热、关节疼痛、斑丘样皮疹和结膜炎为主,偶尔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有报道称感染可能会造成神经和自体免疫性疾病(吉兰-巴雷综合征)。由于症状大多温和,通常在一周左右消失,更何况所有感染者中只有20%有症状,因此爆发之初并未受到足够关注。
WHO担心的不仅仅是寨卡病毒对后代的影响,由于寨卡病毒的隐匿性强,有80%的感染者并无症状,也就是病毒携带者,极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因此遏制寨卡病毒的进一步传播显得尤为重要。
遏制传播光靠灭蚊还不够!
在许多媒体宣传的寨卡病毒预防措施中,几乎都是防蚊和灭蚊。的确,防蚊和灭蚊是预防寨卡病毒最主要的方法,但是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
许多公众甚至许多医生认为,感染寨卡病毒的患者只要症状消失,就是治愈了。这绝对是灾难性的误区。因为病毒携带者(感染病毒但无症状)的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尿液等体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都具有传染性。即使是经过治疗的寨卡病毒感染者,其体内的病毒颗粒也不可能清除。也就是说,在没有特效药物和疫苗的现在,寨卡病毒感染是不可治愈的!
有些专家建议近期到疫情发生地区旅行的公民回来后,如果出现类似寨卡病毒感染症状应该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相关旅行史。但是这里有一个严重的漏洞,就是还有80%的病毒携带者,他们并没有症状,他们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传染给他人。
美国CDC学者曾建议巴西2016年奥运会推迟甚至易地举办就是为了防止大量人群进入疫区,然后通过奥运会这世界最大的聚集活动之一将病毒传播至全球。这不是耸人听闻,美国CDC曾支持过一款名为《瘟疫公司》的游戏(几年前还挺火的),该游戏中就有通过奥运会将病原体传播至全世界的剧情。因此不仅仅是防蚊灭蚊、控制有症状的病毒感染者,识别大量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并防止其传播给他人才是重点和难点。
虽然我国大陆现在只报告了5例确诊病例,但都是有明显症状的病毒感染者,然而有多少病毒携带者已经进入了中国?中国是否会重现13年前的景象?笔者不禁后背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