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
但是今天,在这个阳光明媚宁静宜人的午后,我斜依飘窗,手捧花茶,翻阅着一本名叫《格局》的书,看着看着,我不禁数次动容,想想自己及身边的人和事,也想讲一讲,讲一讲我所认识的自己和他人。
我从这本书及自己的思考中得出一些总结,下面分例讲述。
人是自己认为的样子
你如何评价自己,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表现出来。
从小时候起,不论是父母还是亲戚朋友,在他们眼里我一向都是个乖孩子,懂事听话,不吵不闹,很让人省心。自小我就被这种自我意识灌输着,以至于这些对我的描述变成了自己对自己认可的标准,既然大家都认可这样的我,那我也就没有意识的真的成了那个他们几乎所有人所期待的那个听话懂事让人省心的孩子。
青少年时期,看着别人抽烟打架看小说,逃课上网谈恋爱,心里也无数次蠢蠢欲动。青春期的懵懂,对世间一切事物的好奇,我一点都不比别人少,可就在每当自己有了此类想法的时候,脑海里总会响起一个声音“我是乖孩子,我不能那样做,那样是不对的,否则,我在父母眼里的形象便毁了,父母会因此对我感到失望……”
还记得初二那年,因为一时的冲动和好奇,跟一个好哥们儿在考试的前一天偷偷溜出校园跑到网吧,可是我们什么都不会,看着别人打游戏玩的热火朝天,我们两个面面相觑,竟都看不懂。于是我们只是在网吧里看了两部电影,便倒头睡到天亮。
不想第二天被老师发现后叫来了我们的家长,这是我上学时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叫家长。虽然父亲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过一句批评我的话,但我还是深深感受到父亲失望的眼神和无奈的叹息,这让我懊悔不已,以至于直到高中毕业都再也没有去过网吧。
后来,同学们总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游戏或者在网上看到的新鲜事,而我总是那个插不上话也听不懂的人。不过这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泡图书馆,于是有了对书的喜爱和对文学的钟情。
也确确实实,直到现在父母和亲戚朋友都仍旧认为我是一个懂事的人,永远都不会犯错或者发脾气。
可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年来,跟家人总是聚少离多。熟悉我的朋友对我的评价一致是“一个爱发脾气和抱怨不公的愤青”,但是每当回到家里,我依然是哪个听话懂事永远需要父母照顾的乖孩子——家人期待的模样。
与别人相比是没有意义的
我有个朋友,凡事总喜欢和别人攀比。有时候他表现出的行为让旁人看来有些莫名其妙,比如在课堂上如果老师表扬了别人而没有表扬他,下来后他就会找我抱怨说老师戴有色眼镜,看不起自己,只表扬老师喜欢的学生而没有客观公正地给予评价,这些抱怨其实就是无中生有的。
还有就是刚刚跟女朋友分手的他总会说一些风凉话来挖苦室友,说室友没良心,成天只陪女朋友而不陪他,不管他死活,实在可笑之极。
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对身边人的着装评头品足,经常直勾勾地看着别人身上的衣服说不懂搭配,太屌丝,他还建议要再买个什么牌子的外套或鞋子,应该再搞个什么样的发型才好看。他还忍受不了别人穿拖鞋出门,即便仅仅是闲来无事出门散步而已。
讲实话,他的有些抱怨也不都是无中生有,但时间长了,总是沉浸在他的抱怨声里,就会让人觉得简直无聊透顶。与其有闲工夫与他人攀比或产生一些莫须有的抱怨,不如想想如何完善自己更能让人称赞。
你用不着非要当块情绪海绵,吸收周遭所有的情绪
那天跟一朋友吃饭,跟他抱怨说,跟我朝夕相处同居一室的哥们儿太没分寸感,也太敏感多疑,总是喜欢在耳边叨叨个不停……
结果,朋友把我痛批了一顿,他说:“他让你不爽了,你就来烦我是吧,我也不是你情绪的垃圾桶,不是你想倒就倒的……既然你已经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非要凡事迁就他呢?其实要我说呀,问题的症结在你自己,你只知道一味地抱怨而不去试图改变你们之间的相处方式,一味地忍让而迁就对方,你就永远处在烦恼和苦闷当中。
“对他我也多少有些了解,他就属于武志红老师所说的依赖共生型人格,你也知道,但是你就是无法摆脱这样的局面,其实说白了,你也算是这种类型的人,只不过你的潜意识里不愿意成为这样的人,你想要改变,最终却改变不了,所以你才苦恼。”
他的一番话,让我若有所思。
他接着说:“为什么不干脆一点,如果能分开住就分开,如果限于现有的经济原因而暂时不能分开,那就跟他在心理上划清界限,跟他保持距离感,明确告诉他自己是有底线的,需要独立空间……”
回去后我立即尝试,结果效果显著。
虽然我们依然处在同一屋檐下,但我们之间有了喘息的空间,彼此间也保持了应有的距离,虽然偶尔还是如先前一样,但是如果我能够及时控制,还是能够保持相应的距离,其实想想,症结还真是在自己。
孟子有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就是在提醒我们,当事情不顺心的时候,不是去要求别人,而是要向内求,反倒有了解决问题的可能。
多反思才能看清自己,别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正是自己对待别人的态度,“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当看不惯别人的行为的时候,先想想自己是否正是眼前这个让你讨厌的人的形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