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的苦恼,混职场好难!
有个朋友最近向我抱怨,在公司很久了,一直得不到领导赏识,很是苦恼。
我问为什么?
她说每次开会做报告时她都很紧张,前言不搭后语,被老板一问就不知道该怎么说,说话也没有逻辑性。再跟同事讨论方案时也是表达不清自己的想法,每次都被同事说的无力反驳。
真羡慕那些领导说话都是,思路通畅,条理清晰。身边不少同事也是说话句句在理,有因有果。
而在同事和老板眼里,她一直都是一个思维混乱,不会说话也没有竞争力的人,最终领导也只敢给她分配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
我想了想她说的这些苦恼,的确也该如此。现在的职场并不是流水线各管各的,而是需要协作沟通的,公司资源和老板的赏识也是需要靠个人争取的。所以这也就免不了沟通了。职场沟通并不是说闲话、侃大山能说就行了。
职场上的有效沟通需要理性,逻辑性以及批判性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才是正确的职场沟通之道,让扯蛋撕逼,逻辑混乱,废话连篇远离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假如你也像她一样不会有效沟通,怎么办?
在这里教大家掌握一套批判性思维的运用方法。批判性当然不是指胡乱批评或者和人吵架争论一类的。
批判性思维是一套改进型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它能够让你有逻辑性的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能够抱着求知的态度去理解别人的观点。
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
掌握批判性思维将给你带来什么改变?
1.让你的思维呈现理性与逻辑性。
- 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
- 恰如其分的提出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 积极主动的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
2.让你避免职场沟通时的胡扯撕逼现象。
- 避免出现弱势批判性思维:只捍卫自己的观点,反驳别人的观点。(撕逼的罪魁祸首)
- 学会利用强势批判性思维:表明自己的观点,沟通过程中会结合对方观点检视并修正自己的观点。
3.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提高职场沟通效率和个人竞争力。
- 尽量阐明你对别人言论的理解,这能帮助对方更清楚的阐明他的观点
- 询问对方是否存在某些证据能改变他的观点
- 询问对方为什么他认为我说的证据不能支撑我的观点
- 求同存异,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观点
对方向我抛出一个问题,我该怎么接招?(批判性思维论证模型)
假如老板或者同事跟我讨论一个方案,或者讨论一个项目该不该做。我应该如何去思考和交流?
这里我们就应该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思维论证模型,来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批判性思维的分析和评价需要做到清楚、准确、相关、有深度,并具有严格的逻辑性。在此基础上还要有严格的推理,这种推理具有合理的框架,推理过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推理过程中使用到的数据都必须得到相应的解释,概念必须清楚,并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表述清楚。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称得上是科学的批判性思维。
-
掌握批判性思维的结构框架
1.确定讨论的论题(问题)以及对方给出的结论。(他的回答)
2.分析对方给出的理由。(为什么得出此结论?)
3.理由中哪些关键词/语句不明确?(找到对方的话语中的漏洞)
4.分析对方结论中隐含的假设语句。(价值观假设/描述性假设)
5.对方讲解分析的过程中有没有谬论?(虚假传闻/错误举例/夸大其词等等)
6.对方给出的证据的效力如何?可信度多大?真实度有多高?
7.是否可找到代替原因?(如因为我昨天吃鸡腿拉肚子了,所以吃鸡腿就会拉肚子。明显这就是过度简化因果谬论)
8.是否有重要信息忽略了?(对方只会给出有利的证据,而忽略其他因素)
9.重新定义问题合理的结论。(根据以上信息重新定义结论)
看似很难,其实这一系列的分析是连贯的,经过训练就会成为一种思维能力,也是体现一个人的知识涵养和沟通技巧的准则。
重点解读 1.什么是论题以及结论?
论题是引起对话或讨论的问题,如果找不到论题,就先看结论。
- 描述性论题:一个东西是什么?(谷歌是一家全球知名公司)
- 规定性论题:一个东西应该是怎么样?(百度是好公司还是烂公司?)
- 结论:是对方希望你接受的信息,找不到结论的时候也可以求助论题。
-
如何运用?
1.沟通时尽量将论题的范围缩小,使论题尽量明确。
2.清楚明确的直接说出你的结论,方便对方理解。
重点解读 2.分析理由,找出不明确的关键词/语句。
- 理由是用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看法,证据,隐喻和类比等等。
- 在论题,结论,理由中寻找不明确的关键词/语句。
- 留意抽象的词,越抽象越容易有歧义。
- 假设自己处于与对方相反/相同的立场,是否还会这样理解这个关键词(反串角色)。
- 找到同一个词的不同意思,尝试替换看看是否对论证有较大影响。
重点解读 3.什么是价值观假设/描述性假设?
- 假设的特征隐藏或没有说出来的,对方认为理所应当的,且对判断其结论有重大影响。
- 价值观假设:这是一种想当然的看法,认为在某些对立的价值观中,一种价值观比另一种价值观更重要。(方案A比B好?肯德基比麦当劳好?)
- 如何寻找价值观假设?从对方的身份和既得利益出发进行反串思考。
- 描述性假设:认为世界的过去,现在,未来应该是什么的假设。(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物理学家。)
重点解读 3.推理过程中的谬论。
- 人身攻击谬论:进行论证的人的品格和兴趣与他的论证质量无关
- 滑坡谬论:他假设如果采取某个措施会导致一系列不利事件的发生,而实际上我们有一套体系阻止这些事发生
-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论:如果某个方案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就不支持他,二实际上可能没有完美的方案,如果完全不行动则会更糟糕
- 偷换概念谬论:利用关键词的歧义混淆视听
- 诉诸公众谬论:利用大多数人认同或喜欢的观点来论证这个观点是对的,但忽略了大部分人都认同的不一定是正确的
- 诉诸可疑权威谬论:利用不合格/不匹配的权威话语来论证
- 稻草人谬论:歪曲对方观点,使其更容易被攻击,而实际上被攻击的观点根本不存在
- 两难选择谬论:在实际上存在多种选择的时候假设只有两种选择
- 扣帽子谬论:为某件事提供一个并不能解释的
- 转移话题谬论:插入不相干的话题以赢得争论
- 循环论证谬论:在推理中假设自己的结论已经成立
- 事后归因谬论:认为两件先后发生的事一定有因果关系
重点解读 4.对方交流过程中给出的理由论据是否有理?
- 证据是论证着用来证明和捍卫事实断言的工具。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专家意见都不是完全可靠的证据。
- 研究结果可以支持结论,但不能证明。研究条件的限制,研究人员的意向,解释研究成果人员的意图,都会影响它作为证据的效力。
- 就算是最好的类比也只能起暗示的作用,因为两个有相关相同点的事物必定有不想关的不同点。
- 样本是否能代表整体样本覆盖率是否大(占比)
- 样本覆盖的范围是否多样性(多种群体)
- 样本的随机性是否大(只针对某群体中的某些人?比如志愿者)
最后想说的话
通过批判性思维本身的特点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批判性思维主要是告诉我们应该相信什么和干什么而做出逻辑性的判断,这种判断需要有进行分析和评价。自己以及对方的观点都不一定正确,需要不断检视和修正。
在职场上和老板以及同事沟通时,不能想当然的按照自己的认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不认同你所以你说什么我都不同意,我就是要以我自己的认知来击败你的认知。
沟通是一个互相交流想法的过程。我们应该做到像强势批判性思维那样,交流想法时,结合对方的观点来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去指出对方论证中的漏洞和不明白的地方。这样也给了对方一个重新认知并检视自己论证的机会。
久而久之,老板或同事都会认为你是一个值得沟通的,有理性思维的可信之人。
在未来,一切职业所属的、机械化的技能都可以被代替,唯独人类的理智思维不会被代替。那么从现在开始,你的个人竞争力也就体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