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中台
中台是一种技术与业务有效相连和转换的概念,并无具体形式。很多人以为中台需要有个网页网址,这是错误的。
如果企业分为:业务、应用、数据、技术。那么,中台则是将应用、数据、技术的能力有效转换成业务价值的解决办法。
中台强调的共享和通用:公共服务组件/应用、敏捷响应、符合企业机制的创新方案。
一般来说技术底层需要满足一个三个方面:一致性、可用性、分区容错性(CAP):
- 一致性:数据一致、信息一致;
- 可用性:在限定时间内有反馈有响应;
- 分区容错性:某个分区故障时,其他服务可正常使用;
所以你可以看到,设计中台时不仅需要兼顾业务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应用好底层技术上的CAP,所以很多中台产品岗位要求产品经理需要具备技术技能。
在中台产品上,可以划分的类别其实有很多种,但不外乎两大类: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他们的区别是:
- 业务中台负责生产数据,为数据源头。比如社交类产品的中台,需要对用户产生的大量数据做结构化处理等等;
- 数据中台负责加工分析数据,是一种中间形态的数据。比如广告投放平台的精准投放功能依托于大量的地理、人、行为、广告类型等数据的聚合分析,形成用于投放的标签数据,供给上层应用在必要的情形调用。
正如俞军所说所有好的产品都需要具有可持续性,中台产品也不例外。
我们知道在经济学中,人类社会的种种规则、制度、结构的衍生,都是为了尽可能的利用和获取更多的资源。资源之所以为资源,是因为资源具有稀缺性和复杂性。中台的衍生或者说中台的成长,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使用方和提供方各自获得相应的资源,换句话说中台的可持续体现在资源优化与配置上。但由于中台的复杂性,最终中台扮演的是调和、均衡的角色。
中台注定是在企业运转中不断的进行帕累托改进,以提供帕累托最优方案的过程。
中台是一种解决方案,而且不容易被企业间复用。
如文章开头所说:中台是一种技术与业务有效相连和转换的概念。注定每一个企业遇到的业务和技术问题各不相同。所以,中台概念最终输出的形式会有多种多样,选择自己企业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中台。
设计中台的产品经理,都要具备一个中心思维能力,也就是能够更好的把控服务的共享、平台的中心化。
但这样的思维能力也会给产品经理带来一些困扰,因为中台对接的部门和团队往往很多,每个团队的业务目的和绩效也不尽相同。产品经理如果处理不好上下层、层与层之间关系,则中台上线后会出现带两极化、差强人意的使用效果。
所以中台在设计时需要有全局意识,从上向下,关注各个业务场景和核心KPI,关注什么底层能力可以为上层提供共享化、中心化的平台。
如何才能让中台内的使用者间达到权益平衡?
- 抽象共享能力;
- 思考那些项目是重复性建设;
- 面对企业对为了市场的快速变化,中台是否有能力负载;
如何落地中台?
什么是落地呢?作为产品经理的你,做中台前先明确你的产品怎样才能算落地。换句话说,时刻问自己做了中台后可以帮助企业如何发展,以及了解做了中台后公司获得的利润是否高于获客成本?
判断这个问题可以从下述细分问题着手:
- 底层工作重复吗?——是否需要共享服务中心?
- 资源分配合理吗?——资源是否可以协调调度?
- 面对上层业务,可自由扩容吗?——公司的业务目前处于什么周期,是否面临高度变化的市场环境?
最后,产品经理应对上述问题的方法:
- 寻找上层业务的共性——定义需求,我们要做什么共享服务;
- 调度各个业务部门的数据和业务单元——共享服务可以被用起来,资源可配置可协调;
- 和公司的战略方向接轨——如何让中台可持续并规划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