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朋友说过,投资者教育在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进而保护投资者。例如,他们会在某些环境下,对投资者的资产进行查验,因为一般认为,资产越高的人群,其风险意识会更强;在选择具体的投资品类时,金融服务提供商也被要求先对投资者做风险意识调查,然后推荐与其风险意识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对于风险意识不足的人群,则要采取多方位的宣传、教育手段。
在我所处的环境里,这样的劝阻性措施似乎是不多见的。国外的投资者教育到底是怎么做的,真的管用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就找到了这本《投资者教育》来读。作者是广发证券副总裁赵桂萍女士。
为了帮助投资者树立买者自负的理念,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市场企业等相关机构建立了一套制度,开展了一些实践,在中国逐步建立起投资者教育制度。作者总结了这一实践,并进行了国内外对比。
该书的主要内容:
1.投资者教育教育的内涵
2.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分析
3.国外投资者教育
4.投资者教育的中国经验
5.建立投资者教育的长效机制
6.典型案例分析
7.相关文件及规范
投资者教育的主要任务:
1.帮助投资者树立买者自负的观念;
2.向金融产品的购买者充分揭示风险;
3.健全制度、保障买者自负原则的落实;
投资者教育的主要方法:
1.纸质宣传材料
2.电视/广播讲座
3.网站
4.投资者见面会
5.模拟炒股竞赛
6.国民教育课程
7.职业教育课程
我的收获:
1.投资与普通劳动带来的财富不一样,风险也很不一样,投资失败造成的损失可能非常大。因此,需要非常重视投资风险,培养自己对所做投资负责的态度;
2.当前的投资者教育的内涵不够丰富,手段不够先进。如果仅仅是传播知识、帮助某个群体,当没有收到这一群体的反馈时,甚至难以评价效果时,这样的教育一定是低效的。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投资者对与知识的需求已经有了很大提升,要想在公益性的投资者教育工作上有更大的进展,应该提供更有价值的教育服务,比如,将现有的一些增值服务转变为免费服务,向投资者普及推广。
3.政府重视投资者教育,从实践上来看又很乏力,说明政府并未真正关心投资者个体的盈亏。说到底,各自的投资结果最终得靠自己决策、自己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