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的原则, 均是自己目前在践行并且会继续践行下去的原则, 当然也会尝试迭代这些原则, 甚至抛弃这些原则, 毕竟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在不断变化, 在人生不同阶段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0. 前言
0.1 本文的目录
0. 2 阅读本文后的收获
了解作者在23岁时候所践行的原则 + 尝试一些较为合理的原则 = 10分钟阅读本文
1. 记录原则的目的
1.1. 自省, 少犯错
如果我们不刻意地选择我们做事的行为, 我们通常会开启托管模式, 即选择那些较为简单或者短期内收益较大的选择.但是从长远来看, 我们还是要选择那些符合我们长期目标的选择.这些符合我们长期目标的选择一般都是使得我们不会太舒服的选择, 因此将这些选择记录下来, 不断提醒自己, 尽可能多地选择这些较难的选项.
以自己为例, 面对每天下班后的一个小时空余时间, 如果不提前制定学习计划的话, 自己可能就会干些满足自己好奇心的一些琐事, 例如看下最近的电影预告片, 刷下朋友圈, 而不是练习Keep和学习英语.
1.2. 迁移运用
一些做事的原则可以进行抽象出较为的理念, 这些理念可以迁移应用到其他方面, 因此我们要先记录原则, 后续再进行抽象与迁移使用.以锻炼身体为例, 适度锻炼身体使得我们得以放松, 并提高自己的精力, 这会影响后续整体做事的效率.那我们是否可以思考有哪些事情是类似的, 可以从系统层面整体提高做事效率的呢?
1.3. 作为努力的目标
将这些行为原则书写下来, 便于自己不断向其努力, 靠拢.
2. 原则的来源
2.1. 让人感到不舒服的他人行为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小的系统, 不断地与周围的人进行交互, 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 针对同一个事情, 采取不同的行为, 可能会获得截然不同的结果, 我们也从这些结果得到不同的反馈, 使得我们调整自己的行为, 采取那些使得我们受益更大的选择.交互的过程中, 我们难免会遇到那些让我们不舒服的行为, 将这些行为进行记录便于调整自己的行为, 自己要避免做这些行为, 而且要做与该行为相反的行为.
以自己为例, 上学时候同学可能会问我上课老师提到的参考书籍的名称是什么来着, 自己可能也记不得了, 但是也是比较感兴趣, 对方通过向其他的同学求助获得了答案, 但是并没有向自己分享获得的信息.当时自己就觉得, 虽然自己没有帮助到对方, 对方也没有义务给我说明下这个问题的答案, 但是对方也是了解"我也是也想知道这个答案"的. 因此自己后续作为求助者时候, 遇到类似的情况, 便会主动将他人同步自己获得的信息.
2.2. 对个人做事一些方法的抽象
还是以问问题为例, 我们是否可以从这个做事的原则中提取一个更加抽象或者更适合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原则的呢? 我认为至少有一点, 系统交互过程要及时给予反馈.无论是写日记, 还是培养某个习惯, 及时给予反馈有助于修正个人行为.
3. 我目前在践行的原则/理念
3.1. 系统需要及时反馈
3.1.1. 与人交往
1. 向对方求助时候, 如果对方也不清楚或者无法解决该问题, 自己在找到了答案后, 要及时向对方进行信息的同步
2. 当对方求助自己时候, 如果当时不清楚, 后续要关注进行的状态
3.1.2. 复盘提高
个人作为一个系统, 也是要及时给予自己做事的反馈.写复盘日记是个好方法.除了复盘每日哪些做事的方法可以提高外, 还可以将自己想要培养的行为记录在日记中, 每日进行反馈.
3.2. 某些行为具有复利效应
一些行为或者习惯具有复利效应, 需要尽早尽快地培养:
1. 锻炼身体, 提高个人精力.
2. 冥想, 提高自己的自控力.
3. 阅读, 学习更多的知识.
4. 沟通, 与任何人都是在进行交往, 提高相互交互的效率.
5. 投资, 扩展自己赚钱的方式, 不能只是通过出卖自己的时间来换取金钱
3.3. 面对新事物, 给对方与自己多点耐心
3.3.1. 付费知识购买
针对付费服务, 无论对方的折扣多诱人, 先买一个最小的单元进行体验.
3.3.2. 朋友
与人交往, 不能从对方的话语来了解这个人, 从对方的行为来了解这个人.这需要花费一些时间.
3.3.3. 公众号
朋友推荐某个公众号, 先对其推送的文章进行阅读一段时间, 无论是否符合自己的喜好, 例如阅读了两周后, 如果觉得收获不大, 果断放弃, 不考虑其可能地带来的有趣的知识, 因为投入产出比不符合预期.
3.4. 非被动型接收知识
3.4.1. 不看电视剧
电视剧在我看来是用来消磨时间的, 相对于投入的时间, 可以得到的收获太少.
3.4.2. 公开课或者付费节目不只是听
在通勤时候可能会听一些公开课, 有价值的课程还是需要在具体做一做笔记的, 而不是只是听.台湾大学的一些社会学, 历史学还是很有趣的, 推荐孙中兴和吕世浩的课程.
3.4.3. 不刷微博
微博上较多是一些吸引人眼球的内容, 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会通过其他渠道, 例如公众号, 自己订阅的油管视频处相遇.
3.4.4. 不盲目跟风流行语, 个人会不自觉地模仿集体成员的行为或者表达方式
我不需要通过说流行语来获得认同感, 我的价值在于可以为他人提供价值.
3.5. 优先选择高质量的信息源
3.5.1. 原著而不是译本
想看的书籍, 如果有英文原版的话, 尽量看英文原本, 直接和作者对话.越早开始阅读英文原版书籍, 越能提高对于英文原版书籍的吸收率.
3.5.2. 好书而不是公众号
很多公众号都是知识的搬运工, 看对应的经典书籍即可.
3.6. 降低重复性事物的做事成本
对于经常要做的重复性事情, 建立做事的流程.例如自己目前设置有, 写简书文章时候的流程, 每天写晨间日记的格式, 制定时间规划的格式, 每周要进行放松的流程, 每周回顾的流程.
3.7. 要事优先
尝试先做那个更难一点的事情, 针对一块可以利用的时间, 先制定计划, 而不是立刻开始做.
3.8. 与好友的沟通方式
通过写信与朋友沟通, 对自己来说, 可以将自己的近况进行整理, 针对不同的朋友进行调整, 这有利于将自己的时间多次出售.针对沟通的效率来说, 写信使得双方可以聊得更加深入.
3.9. 微信的使用
1. 不主动刷朋友圈, 每周定期看下特定分组的朋友, 其中主要是看下自己的家人和志趣相同的朋友, 与自己生活轨道不同的人.后者是为了扩大自己的信息源, 从对方角度来了解这个世界.(毕竟每个人的朋友圈发出的内容大多数是自己在乎或者认同的事情, 其实自己每周看的微信分组就要做eye)
2. 尽量取消软件的推送功能, 使得软件对于自己打扰程度降到最低.
4. 总结
本文主要包含了三点内容:
1. 记录原则的目的: 自省, 迁移运用, 作为努力的目标
2. 自己目前原则的来源: 让人感到不舒服的行为和对个人做事一些方法的抽象
3. 自己目前践行的9个原则或者理念:
1. 系统需要及时反馈
2. 某些行为具有复利效应
3. 面对新事物, 给对方与自己多点耐心
4. 非被动型接收知识
5. 优先选择高质量的信息源
6. 降低重复性事物的做事成本
7. 要事优先
8. 通过写信与好友
9. 不刷朋友圈
5. 碎碎念
自己目前的原则还不够系统, 还是处于积累的过程, 后续再将其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