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一直想为自己的一些想法留点空间,但一来是感觉自己的文笔不行,二来是因为没有执行力,不能及时的将自己的想法转化成文字,所以一直拖到现在。今天在挚友的文章的鼓励下,我提笔写,不管文笔如何,只因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不限主题,不限字数,献给未来更美好的自己。所以第一篇文章,就写与我这位挚友有关的司考吧。
上个周末是一年一度司法考试的时间,因为“从2018年1月起,司法考试制度将调整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于是上周末为期两天开考的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也被喻为最后一次“司法考试”。作为一个曾经的法律人,2008年以440分的成绩通过司法考试,但一直都没有为此留下点什么文字的记忆,今天趁午饭后半个小时,站着写下这篇文章。
2006年大学毕业以后,因为毕业时一心准备考研究生,结果研究生没考上,司法考试也相差12分,但是这个分数对于没怎么看书的我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还是后悔自己当时没有好好看书,因为上班后要整理出时间看书,真是不容易,特别是司法考试这种需要大量整块时间复习看书,就更加难上加难。
第二年,我精心准备考试,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最终差8分未能通过。总结原因是认为自己克制力不够好,因为当时租住在中心超市楼上,传说中的江城CBD,刚毕业几年,朋友比较多,他们经常在楼下吃夜宵、或者要出去活动的时候叫我,我又不拒绝,所以最终败北。
第三年,我总结了前两次的教训,我科学的做了规划。时间安排上大致是:6:00-7:30;12:30-13:30;19:00-24:00,扣除中途休息的时间,一天保证5个小时看书,而且第三年感觉自己状态特别好,从不熬夜,但也不犯困,记得2007年的时候,每天要用咖啡、风油精提神。
在我看来2008年高分通过的最主要原因有四个;
一是复习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具体如前所述。
二是计划安排的合理性,我将复习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强化和冲刺阶段。具体强化三个月,冲刺一个月,计划具体到每个月、再到每个星期、再到每天,每天在具体到哪一门看几页,每天按照计划完成时,觉得好有成就感。
三是方法得当,先听录音再做题,做题错的,再到课本里找相关知识点,然后把这个知识点搞透,练习与这个知识点相关的习题。这个过程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需要做到,确实需要每个人自己去领悟。我记得当时民诉法,就是一直听录音,不停的听,每天做公交车去上班的时候也听,听到后来,感觉自己的民诉法确实基本都搞懂了。
四是需要有几个与你并肩作战的队友。我的队友就是当年在网上认识,现在我们已经成为挚友。记得当年在司法考试的一个群里,大家相互交流,后来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们加了对方为好友,开始私下将交流。当复习到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我出现了几乎忘记了所有内容的考前综合征,相信很多考生都会出现这个问题。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人的鼓励和陪伴,就容易放弃。而我的这个队友就不断的给我加油打气,各种鼓励,我都忘了那段时间都怎么过来的呢。上周考前天即9月14日晚,大学室友说她的一个好朋友晚上失声痛哭,感觉一点知识点都记不起来了,第二天怎么考啊?然后我就把之前自己的经历告诉她,或许对她有点帮助吧,越到最后,越拼的是心理素质。经过了司考的洗礼,我觉得我的学习方法和心理素质取得了一个质的飞跃。
公布成绩的那天,记得当时自己一看到成绩,不自觉的发出“啊”的一声,楼上的同事马上打电话来问:“过了吧”?哈哈,是的,终于考过了,而且还是440的高分,我连自己的不敢相信。考后自己没有去对标准答案,觉得结果一定,及时看了也没意义,并且考试过程中也觉得没有几个是自己能拿得准的,这个分数真没想到,我有时候都在怀疑是不是改错试卷了,哈哈。反倒是2007年考试,感觉胸有成竹,反而没通过。所以,这种状态让我在以后的每场考试中放松自如,不会因为自己感觉没把握的题目而影响了自己后面的答题,这是司考让我收获的另外一种心理素质的提升。
关于这个考友,我们从2008年开始交流,虽然不曾蒙面,但感觉已是多年的老友。今年端午节我们第一次见面,完全没有陌生感,一见如故,这种感觉真是太奇妙了。我说是自己网友,可能大部分都不相信吧。更重要的是,我在这位考友身上看到励志,积极、向上,而且知识面还特别广,我一直都是追随者她,给我介绍好看的书、和我分享育儿经验、交谈人生感悟、鼓励我积极行动等等,这是我人生中收获的另一大财富。
谢谢司考!谢谢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