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给朋友推荐简书,是这样说的:简书是一个很不错的写作工具,有着干净的页面,优雅的排版,但不是一个阅读的平台,因为大多数文章空洞乏味,没有营养。
对于简书上的文章没有深度这一判断,是来自于首页热门推荐,被推荐到首页的热门文章,通常有着不错的阅读量,但实话说,多是标题党和鸡汤文,毫无深度可言。当然,这不能完全怪编辑,他们也许只是为了迎合庸俗的大众,完成KPI指标。显然,经过尝试后,这是被他们验证过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页呈现出来的,除了热门文章之外,还有新上榜、日报、七日热门等标签,但这些标签下的文章由于路径深了一层,浏览量大大低于首页推荐的文章。
在内容运营做的比较好的是知乎,早期的运营为社区培养了一大批贡献优质内容的用户,也为社区塑造了高逼格的氛围。尽管这样,随着大量用户的涌入,高质量的内容生产者逐渐离开,抖机灵的段子、鸡汤文和情感内容逐渐占据上风,用户投票的结果就是专业性问题得不到重视,最终沦为平庸之地。好像这是无法摆脱的困境,大众意味着平庸。
在一些三四线城市的地方社区,内容更是庸俗的一塌糊涂,浏览量排名靠前的内容多是感情出轨、杀人放火、交通事故等内容,编辑也往往只能推荐这些内容,因为这确实能吸人眼球,为产品带来不错的数据,说好的和谐社会呢?
说到底,一个UGC社区,其核心还是围绕生产内容和消费内容展开,让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即产生用户愿意消费的内容,从而通过评论、点赞和打赏反馈给生产者以促进其持续产生内容。
那么我们来看看简书在这两方面做的怎么样?
关于写作,简书干净的页面和优雅的排版让写作成为一件很享受的事,但这还不够,作为一个开放的社区,写作者自然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得到关注、评论、点赞甚至是打赏。而后者反馈极为重要。简书的专题投稿,为新用户写作提供了曝光渠道,这个渠道保证优质的内容能够得到展示,从而激励优质内容创作者。
凭借几次推荐,可以获得一些关注者,但是如果文章未被选入优质专题,未被推荐,就很难获得关注和阅读。这和简书关注机制有关,在简书,你可以关注人(简友)、文集和专题,并且可以在关注页面查看内容更新。
我们可以看到,有近两千关注者的作者,其某些文章阅读量极低,其第二篇文章的阅读率仅4%左右,其实这篇文章质量很高,但没有获得推荐且未加入首页投稿专题,也就难以获得曝光。那么为什么有很多关注者,但其文章却只有这么低的阅读量呢?看看关注页就知道了。
在关注页,用户关注的专题、文集和作者都在一起,而专题接受投稿,因此文章更新极其频繁,下面这张截图,是一上午的时间的更新量,更新太多,也就没有动力点进去挨个查看。
关于阅读,给用户他们最想看到的,对于大多数用户,他们或许没有特定的目的打开简书,也许只是浏览首页推荐的内容,因此首页的推荐很重要,编辑必须仔细研究用户的喜好,然后投其所好。其实关于内容推荐,很难有一个完美的机制。
信息时代,我们面临着一个问题,在如今信息过度丰富的状况下,我们如何过滤信息,做出选择?信息过剩,不断消耗接收者的注意力。凯文·凯利在《必然》的一章中探讨了信息过滤的方式,但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案。在他看来,我们必须创造新的方式来过滤信息和个性化定制,以应对未来10年信息的急剧增长。
当下,我们都是如何筛选信息的?主要有两种方式,通过人和品牌进行过滤。关注我们认可的人,比如你可能会关注一些个人公众号,看他对一些事的看法,及推荐的内容;关注我们喜欢的品牌,比如关注某一品牌机构推出的内容。就像在一个森林里,你不知去向,那就找一个你相信的人,跟随他的步伐前进。
那么这种筛选方式在产品上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以知乎为例,知乎首页TL上是我关注的人,他们的回答、关注的问题、赞同的答案,这样,我只要确保关注那些我认同的人,我的TL就可以持续更新,并且大多数是我感兴趣的内容。而不再需要编辑去做推荐。
再说个例子,我们会看一些权威媒体的文章,而这个媒体就是品牌,其权威性意味着其提供信息的价值。近来很火的付费知识订阅,也是这个道理,比如李翔内参,槽边往事,你付费订阅,某种意义上来说,你是信任他们,获取他们提供的信息。
我们反观简书,对于一个阅读者,怎么能够确保看到符合自己口味的内容呢?一是关注内容,对于信息更新频繁的专题能否收缩进一个专题框,毕竟专题的文章是由专题的编辑审核纳入的,并不能完全符合关注用户的口味。而关注的作者,或文集,从某种程度上讲更容易符合读者的喜好。二是让新用户选择个人喜欢的标签或领域,对于选择不同标签或领域的用户,首页推送定制化内容,比如,对于选择IT标签的人,首页推送IT相关精彩文章。
关于信息的筛选和过滤,是所有内容产品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需要共同去探索。
但总的来说,简书是一款不错的产品,正如其slogan“交流故事,沟通想法”,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表达观点,记录想法的场所,但可阅读性还不高。在我看来,随着用户产生大量优质内容,这里也应该成为一个阅读的地方,当然,这需要简书团队其在内容筛选推荐上再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