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前,大学毕业,这一年毕业的大学生,像挤满了人的列车,列车门一开,下车的往外涌,上车的拼命挤。涌出来的人流,在一瞬间无法控制自己的走向,随着人潮涌动,分流到空闲的地方,才能停下来看看,哦,原来我在这里。
我和同伴一起,通过面试、复试,顺利进入一家国企,在这之前,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择业,又或者已经有人说了,可是桀骜不驯的我们,根本听不进。
从学校进入企业,穿上了统一的制服,我们的生活充满兴奋。我们互相传递着每一个岗位上新人的待遇,我们在同一批聚会上兴奋地分享各自不同的见解,我们举着酒杯大声喊干杯,为每一次外出培训而欢呼。
第一年,部门里一个领导轻轻问我:“跟我去做个项目,愿意吗?”
我的脑子里没有任何思考的余地,充斥着答应和感激,不是赏识的感激,而是有机会见世面的感激。
可是事情并非我想象中的那么精彩。为了赶项目,我和领导加班到凌晨4点钟,在路灯下一为了躲蚊子,不停地从一处挪到一处;项目进行时,我们在太阳伞下坚守岗位,那时候,我第一次知道,深色衬衫上的白色条纹,是汗水蒸馏过后的痕迹。
我们的倾情投入,让来检查进度的部门领导,眼里闪过了一丝亮光。
我的年富力强,积极肯干,在来年的工作总结上获得认可。而认可的方式之一,是总结会后的聚餐,我被主任安排在和领导们同一桌,我只记得自己猛地点头,频频干杯。
第三年,我被提拔了。当年度项目下来时,领导问我:“把你任命为项目负责人,你愿意吗”
于是,我拥有了一辆公车,是那种加油由公司来,下班可以开回家的那种。两个副手,还有一个组的后勤保障队伍。
故事讲到这里,大家应该可以想象得到结尾,结尾就是我带领着团队,披荆斩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为公司赢得了一项又一项荣誉。
我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入职公司,我们是一穷二白的新人,没有关系没有背景。
2 那么,领导是如何在人海茫茫中发掘我们的呢?
做领导的,都喜欢肯干,敢于担当的年轻人。
为什么?
首先,企业存在的底层逻辑,是有清晰的任务目标。因为一个人完成不了这个目标,所以需要团队,在团队里需要岗位,需要分工。
那么,当你被选入这个团队时,你的身上,是担着企业赋予你的任务。
好比企业目标是10斤水,由4个部门来分担,每个部门2.5斤。如果每个部门有10个人,那么平均到每个人身上的水,就是0.25斤。
但是你想想,每个人都可以把这0.25斤扛好吗?答案是否定的。
人有高矮胖瘦,能力有强弱,心态有好坏,不同的人对于工作任务的执行,会有不同的结果。
这时候,如果你不辞辛劳,把自己的0.25扛得很好,甚至愿意主动去分担同事的重量,那么,能帮助你出人头地的眼睛,就会渐渐往你身上瞟。
做领导的,自己手上的2.5斤,又或者是10斤,就是他生存之本,以考核目标为基准,谁完成得好,谁完成得疏漏,领导们都心中有数,即使你以为他平时从来就没有意识到你。
当然,这里聊的,和那些不需要完成目标,只需要拉帮钻营,背后有人罩着,就能够步步高升的企业,没有一毛钱关系。
所以,如果你家里没矿,如果你想把青春当做赌注,去和梦想一决高下,那么请你怀抱一腔热血,在命运安排给你的第一份工作里,尽情地去暴晒,去拼搏,干完自己分内事情,让你的热情和能力,溢到同事的推脱和不足里去,这样,跳动阶层,改变命运,不需要你去刻意寻找,在潜移默化中,它就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