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在商场买东西的时候,看见商品标价上写着两个价格,一个是市场同类商品价格,一个是折扣后的价格。尽管我们都清楚知道这是商家的一个促销手段,可是我们总忍不住把这两个价格进行对比,一旦该商品的折扣价格达到甚至低于我们预期的,我们便毫不犹豫地购买该商品,然而我们却不知道,我们早己不知不觉地掉进了商家们设定的陷阱,结果是我们通常逛完商场后,买了一大堆原本没有计划要买的东西。
看完德国作家卡尔·诺顿所写的《隐性逻辑: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这本书后,我发现原来生活处处是套路,一不小心很容易就掉进了思维的陷阱里,这本书列举了21种生活中常见的思考场景,在关键时刻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判断和决定。对于文章开头所提到的事情,该书告诉我们的解决方法是提前做好预算和收集相反论据。
我们一天24个小时里面,至少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时间是在办公室里度过,面对那些与你朝夕共处的同事们,你究竟又了解他们多少呢?《隐性逻辑》里面所提到的场景,令我回想起曾经工作多年的国营企业里所遇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人。
1.爱给人贴标签的人
小梁是老总从健身俱乐部找回来担任公司前台文员的职位。她年轻貌美,皮肤白皙,身材高挑,也怪不得被身经百战的老总看上。自从这消息传开后,小梁走到那里,每个人都在她背后议论纷纷,说她是走后门进公司的,是老总的小三,新来的小梁对此很苦恼。
避免成为爱贴标签的人和被人贴标签的人,第一步,你需要有意识地思考,甚至激励或强迫自己去思考,尽可能分散自己在贴标签事情上的注意力。第二步,你需要有意识地观察和分析具体情况。想要别人掉入你设下的思维陷阱,只需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忙起来就可以了。
2.拒绝改变现状的人
丁哥是我同一部门的同事,他在该单位资历不浅却总得不到领导的重用,听闻他很多年前,年少气盛得罪了部门总监,从此被打入冷宫,调到公司的另一个办公点工作。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我跟他联系较多,闲聊之际,经常听他抱怨说怀才不遇,想辞职不干之类的话,但却始终不见他辞职,细问之下他却吐出一肚子苦水。现在的单位虽谈不上工资待遇很好,但是在同一单位工作了20年的他,怕辞职了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所以他宁愿保持现状直到退休,也不敢尝试去改变。
面对改变,我们的大脑通常是保守的,当人们被迫做出改变时,会感到非常紧张。与其在不确定的变化中花费时间和精力,不如“保持原状,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至少情况不会变得更坏”。
《隐性逻辑》中对此提出的解决方法是追问行为的时间顺序,是否仅仅建立在近期发生的行为上,以及寻找更多可能的起因,多投入一些时间去思考。
3.总以为自己是对的人
在老国企里面工作,最怕和最常常遇到的就是“老油条”。他们的口头禅就是:“我吃盐多过你吃米啦。”有时在工作上遇到这样的同事真的感到好无奈,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的经验丰富,总会用以前成功的方法再次解决问题,坚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但他们却没有想到这些旧有的经验会导致我们错过了最好的办法。
《隐性逻辑》的第三章为什么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和第十五章为什么经验越多,思考越困难,写到如何避免成为令人讨厌的“老油条”。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分析和自我批评,将会让你更清楚知道自己的所犯的错误,还可以避免与同事之间发生更多的口角。
4.不喜欢创新的人
部门每一年开年终总结时,由于驻机场的办公点须留一位同事办公,所以每年开总结会的时候,总有一位同事缺席,多年以来都是这样。但新入职的小陈作为总结会的小组长,居然突发奇想,把缺席同事所要说的总结报告用录音笔录起来,带到总结会现场。领导们会后对小陈的创新能力给予一个大大赞扬,还要求我们向她学习。
每次在季度绩效考核时,经理总在我的评分表上写上没有积极提出建议和问题。对此我经常苦恼,对于每天都是差不多的财务工作来说,究竟怎么样才能发掘新问题呢?
书中建议我们不妨尝试一下类比思考。所谓类比思考,就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即使不能唤起和问题有直接关联的知识,也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唤起隐藏的间接知识,如果我们能将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移动熟悉的领域,那么就会事半功倍了。
在现时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人们花费在思考上的时间恐怕越来越少,可能你会说一天到晚忙于工作和生活,有一分钟的时间都掰开几分钟用,根本没有时间静下来心来思考。其实思考也可以碎片化,在你上班走路的途中,挤地铁公交车的时候,从刷朋友圈的间隙中,甚至在吃午饭的时候都可以挤出时间来思考。但是思考也要讲求方法,一味按照熟悉的思考模本只会掉入思维陷阱中去。
尝试学习逻辑并运用到思考问题当中,适时切换我们的思考模本,你会发现收获的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我们思考能力也得到很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