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就是绝对优势
追求绝对优势是所有生物个体求生的本能。从被文明训化的人类看,追求个体绝对优势体现在全知全能全会的妄念上。从动物表现看,以雄性食肉哺乳动物为例,追求个体的绝对优势就是追求最强的捕食能力(统治权)和绝对的生育交配权(个体基因控制权)。然而,大自然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系统,在任一生物链各个层级生物之间,并不存在任何绝对优势的生物层级。同样,在人类社会中,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恰恰是分工与合作,也正是有效的分工与合作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加速发展。
人们追求绝对优势的妄念,正是源于加速发展的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焦虑。既然绝对优势不可能,在所有社会主体中,无论是个人、家庭、组织或是地区甚至国家,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努力尝试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比较优势。
何谓比较优势?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比较优势原理的概念,其含义是:在一个社会里,每个个体如果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只用来生产对他们来说机会成本比较低的那些产品,然后跟别人进行交换,这样整个社会产品的总价值就能达到最大,而且每一个个体的境遇都能得到改善,而不论他们的绝对生产能力是高还是低。通俗地说,就是在任何一个组织体系内,根据每一个个人的比较优势(或相对优势)对其进行分工和定位,组织的效能就能达到最大化。因此,比较优势是指一个组织体系所有必需的生存和发展技能中,任一个体相较于其他个体的技能优势。比较优势可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在横向上,是个体与其他个体的比较优势;在纵向上,是个体的现在与过去或个体的未来与现在的比较优势。横向优势比较容易理解,纵向比较优势同样不可忽视,即便不存在任何差异的两个个体之间,通过随机分配并定向发展某两项技能,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强化,再按分工进行组合,肯定能实现合作效果的最大化。比如,将同一工序流程中的两个技能,随意分配给先天禀赋完全相同的同性双胞胎,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再按习获的技能进行分工合作,其效率必然要比两个人同时掌握两项技能,并在不合作情形下由各自完成两项技能工作的效率之和要高。
因此,任一个社会主体,切不可盲目追求个体的绝对优势,而要尽可能发现和发展个体的比较优势,只有充分发挥个体的比较优势,才有组织的绝对优势。
注:白帽思考,什么是比较优势?
(本周议题:比较优势对我们塑造个人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有什么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