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家里亲戚来听话,说这段时间乡下弄得轰轰烈烈,大家都特别的紧张,成天提心吊胆似的。我仔细询问后,才听出了真情,原来,是家乡在大张旗鼓的开展殡葬改革,一些地方采取“一刀切”模式,将农村村民给老人置备的棺木全部收缴,并集中销毁。
棺木、棺材,亦称寿棺,老房,四块半,寿方,是盛载死尸的空匣子,通常在葬礼中使用。棺木在我国丧葬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丧葬文化是古代六艺中的“礼”,最为讲究的制度。对于历史,我考究不深。我是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农村的传统习俗影响着我们,传统习俗也让一代代的人传承,更维系着那割舍不断的情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习俗,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特性,正因为有这些传统和习俗,让更多的人记住自己的从那里来的,怎么去传承。当然,随着时代发展,一些习俗可能不适应,或者说不完全适应,要有所改变,这都是很正常,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和变化的,习俗也会随之发生一些变化。
棺木在我们老家很普遍,人死了入棺,寓意就是让死者到另外一个世界也有安生的地方。特别是上了年纪或是一些身体不怎么好的人,都会提前准备好寿方,根据家庭情况,有的用材多,棺木做得大些,有的用材少,棺木做得小些。条件好的,棺木相对从用材到外饰都明显不同,人在世的,做好的棺木就会找个位置较便、干爽、透风的地方搁起来,待到棺木主人去世才会抬下来,平时无特殊情况不再挪位置,放置十分讲究。
我们家乡话叫做寿房,也有叫承棺材的,很多老人或是身体不好上了年纪的人,做了寿房后,觉得自己死后就能安心了,心情明显好起来,相对来说就不再会担心死后没有安生的地方。做寿房在乡下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很多老人趁自己活着,做好寿房,免得过世后给子女留下太多负担,这就是我们的老人,连死后都得自己安排好,生怕自己的死给子女增加负担。有的子女不孝,倘若生前做了寿房,也算是丁点的安慰。
近日,网络风传砸棺事,我也看了一些,各持己见。老的习俗一时接受不了,美丽建设容纳不了。有的地方要速见成效,确定的是硬性指标,做工作的做工作,做不下的,就采取其他方法,挨家挨户的收缴。听亲威讲,我的一位80多岁亲戚,身体很好,经常还能下菜地做事。收棺木开始后,他已多日心情沉闷,吃得少,没有笑,不说话,偶尔和我老表透露想趁着还没收缴到棺木死了算了。他说,别让我死了住的房都没了,光光的在外面,我带大你们几个吃了不少苦,你们就这么舍得把我当“取债鬼”(乡下说的年纪好小就死的人,还有贬义之意,也是较恶毒的骂人话)一样埋了。听着老表的话,我的泪水忍不住往下流,内心酸酸的。
落叶归根,是中国人的心向。入土为安,死者为大,是我们的传统理念。我们谁都会死,死后都想回到故乡,与故土生死相依,守护着列祖列宗。也就想应允那句话,从那里来到那里去,名人如此,普遍人也一样。
砸棺不知是文明还是不文明行为。破除陋习,我不知道对陋习的定义如何下,是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就一定是陋习,还是某些人规定传统习俗就是陋习呢?当然,有的地方人死了花很多钱,弄的场面很大,坟葬得相当豪华,占地面积大;有的随意乱葬,影响环境,占用良田等,这些是要有所扼制,并得到实际控制。陋习破除是完全可以,在这个传统习俗如此之深的乡村,是不是有个过程,就算棺木葬人是陋习,这个陋习至少得让大家能接受的过程。谁都有祖宗,谁都有老人,谁都会老,谁都会死,我们是一代一代靠着习俗维系着传承。
我不知道棺木是陋习还是人死了出葬是陋习。我们那个地方人死后有个习惯,就是出棺的那天,所有死者的后代,穿着孝服,全部从棺木底下钻过去,寓意在死者生前没尽到孝钻棺悔罪。我就想,其实这也是一种教育感化的过程,会让年轻一代有所感悟,敬畏孝顺。没了棺木,连悔的机会都没有。
砸棺砸痛了村民的心。棺木对生态影响到什么程度,也没有具体看到过这样的介绍,只知道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成为陋习,还真要让很多人好好想想,重新思考下。普通人只要能死后葬下去,其实就是图个安生足亦。相比生时住好风水、死后葬好风水,还得豪华的来说,普遍的就远攀不起。棺木在家乡,可能就会成为记忆,一时的伤痛,他们能尽早走出,能尽早适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