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个室友,理工科,刚住进来的时候,大家相互认识,聊天探讨,记得聊到我们是蒙古利亚人种,汉族人主要有三个特征,蒙古斑(胎记),铲形门齿和小脚趾头分叉。他表示不知道,第一次听说,那时候我觉得这应该是常识嘛,怎么还有人不知道。
后来,自己写作以及和人聊天,发现原来我知道的所谓的常识,并不一定大家都知道。这时候也才明白,梁文道写《常识》系列书籍的时候的初衷。
书越读越多,很多也就成为了自己认知的一部分,成为了常识,有些是学术界的常识比如引用与抄袭的不同,有些是某一学科的常识,比如经济学的供需关系,有些则是自认为某一派别的常识,如右派对于人之权利的共识。
这些对于普通来说,却并不一定。因此,每个人的常识可能有所不同。英语里的常识一词叫commonsense,也叫共同感,共识。在孟子那里,就是人之常情,如羞耻之心,好恶之心等。
或许在我们儒家思想还占优势的时候,所谓的常识就是儒家文化的这些内容。而当我们撇弃这些之后,现在我们的社会常识变成了有钱就是老大,说话分量自然也重要,有钱才是社会的主流常识,成为评判人的标准。
就好像你在一个城市生活习惯了,知道了这个城市里的人如何行事,你也如此去做。但对于刚来到这个城市的人,却并不一定懂的,常常做出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本地人自然有些看不惯,歧视或偏见也在所难免。这时候,就需要好心的当地人善意的劝导,而外来的则需要尊重并学习这种习惯。
在简书上写作,发了一些以前读书时候的书评和较为学术一点的文章。有人留言,表示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在豆瓣阅读上,将自己以前阅读的城市研究方面的书籍评论集合成一个集子,叫做《建筑师也应该懂点文化研究》,无奈也有人给了不好的评论,觉得文章写的不知所云。
看到差评,写作者一般多少都有些在意,除非是自己抄袭别人,被人指出也不好意思反驳。而仔细读书,写出了的看法被人以看不懂给了差评,有的人只能把这些读者归位无知大众。
但有时候自己也要做一下深刻反省,你写的东西到底别人看得懂不?看国外作家的书,往往在致谢词里有很多好玩的内容,经常作者都会感谢自己的爱人,他(她)们往往是作家的第一位读者。
很多人写东西不愿意给最亲近的人看,觉得他们往往是无知大众的一份子,会给自己嘲笑或者讥讽。反观这些国外的作者,都非常珍惜身边这第一位读者,如果他们看不懂你写的东西,读者更是不知所云。这里说的是写给大众看的东西,不是你的学术论文。
在之前的《写作就应该放低姿态,说人话》一文里,我也说过了,的确是自己写的流于学术词汇堆积,而忘记了读者与我的阅读范围有很大的不同。我自己认为理所当然明白的词汇和术语往往不加解释地写在了文章里。自以为清晰的逻辑关系和历史内外联系,在未读过这些书的人眼里,句子简直就行文不通。
下次要是有人说看不懂你的文章,一定得看看了,是不是写的过于高山流水,尽量尝试用简单的句子来表达,用故事,用例子让读者更容易明白。
最后,给读者的意见就是,如果这是写给大众的文章,你看不懂,就可能是作者表达的问题。如果你看不懂学术论文,那么自己就得好好补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