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终日忙碌在单调重复的机器轰鸣,人声嘈杂的环境之中时,他就会自自然然渴望逃离。就像困在笼子里面的黄鹂,渴望笼子外面的天空。终于,一旦人们拥有自己支配时间的权利时,旅行便作为逃离这样笼子的一种方式开始了。
背起行囊,不管是游于山川、林谷;还是游于小镇、农庄;亦或是游于古迹、名城。旅行不管是以何种目的,或是何种方式进行,一旦开始,整个过程产生的意义便尤其重要了。
所有旅行的开始,对于大多数的人们来说都可以说是‘心向往之’。而这‘心’更多的是人们在对探索未知旅途上的期待与向往。因此在开启每段旅途之前,人们总是先会在心中开始反问这次的旅途将会发生些什么?是经历一场桃花源记般绝妙奇遇?还是参加一次别开生面的晚宴?还是重温一趟文明进程的轨迹?如此等等。不管人们在心中怎样建构旅途中可能发生的想象,这都是人们在对探索未知旅途上的期待或是向往。而这些期待与向往有些是在人类所修筑的道路之外的地方,而有些则是在人类所修筑的建筑之内。但不管如何,这些期待与向往就是在旅途过程中不断刺激着人们前进的动力。
心向往之,梦必所及。当人们心中怀揣着满满的期待与向往欣然出发后,就会感觉到旅行再也不是单纯的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位移,而是变成通过捕捉瞬间的感动而丈量‘梦’与现实的规尺。
人们一旦走在旅途上时,人们的心会变得安静起来。所行之处,登高远眺人们看见的不再是缺失灵魂整齐划一的街区与斑马路上喧嚣尘上的灰土,而是林谷间蒸腾起质朴、自然的勃勃生气;漫步乡间人们看见的不再是城市空气中所弥漫的虚假的味道与半夜扶街呕吐的酒鬼,而是小路蜿蜒,蝉鸣蛙叫的水墨晚霞图;流连坊间人们看见的也再不是浇筑在化工、钢厂里用钢筋水泥搭建的烟筒与灯火通明的加工车间,而是历史凝固在青砖绿瓦上的一层层包浆。人们一旦走在旅途上时,人们的心会变得敏感起来。所行之处,山川、林谷间和煦的晨光和远处传来幽脆的鸟鸣声已经替代了雾霾笼罩下的现代都市与因沉闷轰鸣的机器旋转带来的眩晕;小镇深巷里幽长慵懒的叫卖声和豆磨坊里昏暗的灯光下吱呀吱呀的驴撵子替代了匆匆忙忙紧紧张张的早晚高峰和夜色妖艳灯光耀眼的黑夜生活;古城墙上斑驳的划痕和青铜铁门的厚重青锈掩盖住了曾经嘈杂的喧闹声和刺耳的汽笛声。
而当行走在旅途中的心一旦安静、敏感起来时,人们就要开始反思,开始反思为什么要旅行?
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去交流。因为只有在这样旅途过程中的我们的所看所想,所行所想更有意义与价值。我所想旅行不仅仅是‘心有所向,故而驰往’;也不是‘旅行,仅仅是为了摆脱。’;更不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么简单。因为旅行中的人们在看得越多,走的越多的过程中,他们就会发现,所谓旅行更多的为了‘渴望回归’。
这里的‘渴望回归’不仅有指回到旅程的原点,还有是指回到自己内心的原点。就像当我们行于山川,林谷发现自然环境之美与我们所生活环境的差距时,我们会渴望回归;当我们行于小镇,农庄发现享受生活之乐与我们困在围城之中的折腾和享受折腾的差距时,我们会渴望回归;当我们行于古迹,名城发现厚重历史下的积淀与我们现代生活轻浮毛躁时,我们会渴望回归。的确,只有当我们旅行过了,才能发现我们来自的故土是什么样子,我们去的地方越多,才可能会对自己的所来之处有更多的了解,才能比任何没有过旅行经历的人更渴望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