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新时代新德育”全国新教育实验开展线上活动,各个优秀的新教育人向我们分享了他们在新教育之路的探索历程。在《规则素养课程叙事》中,海门的新教育人向我们分享了他们如何系统地在学习和生活中引领着孩子们学习规则、思辨规则、实践规则和省悟规则。整个框架细致完整,层层延伸,拨云见日般拂去了我长久以来的在培养孩子们规则意识当中的困惑。
其中,樊健老师在引领学生践行规则时,曾举办过一系列的活动,而那场马拉松运动中的事迹让我感动,这个被大部队甩下近千米的小男孩在老师的督促鼓励下,遵守比赛规则,重拾信心,奋勇前行,最终超越了同学,举起队旗冲到终点,也完成了自我的一次超越。
这让我想到了去年六年级女子篮球比赛后发生的事。当时我在学校里等着这些孩子们归来,然后分享比赛时的场景。我想着当她们凯旋归来时,该如何地为他们庆祝?若是由于失败而垂头丧气,该如何安慰鼓励她们?在她们义愤填膺地控诉对手时,又该如何地引导她们?可是没想到的是,我却等来了一张张痛哭流涕的脸。曾经张扬明媚的小姑娘,一个个趴在桌上哭得跟泪人似的,让我的心刹那间也难过起来。安慰她们情绪稍稍平复,擦好眼泪后,我便大致问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结果真的是让我既心疼又生气。我心疼她们比赛时遭受的伤痛和委屈,也生气她们就这样无视比赛的规则,情绪化地说放弃就放弃,这与我们举办篮球赛的初衷也相背离。赛场有赛场的规则,“知规则、懂规则、守规则”是参加比赛最基本的要求。篮球场上冲突碰撞在所难免,孩子们甚至会因情绪的高涨说出偏激的言语,做出过分的举动,但这都不应该成为半途而废的理由。 第二天的课堂上,在讲到个人的兴趣爱好这一模块时,我便问孩子们有没有比较喜欢的球队或球星,在大家说完之后讲了我喜欢的球队的故事,让他们感受团队的合作意识,领队的控场调解能力,以及遵守规则,坚持到底的重要性,随后引导者孩子们用简单的英文制定一张比赛规则表,也给对篮球感兴趣的孩子推荐了几部篮球励志电影。当时瞟了很多次篮球队的孩子们的表情,但他们好像没有多大的触动,我还怀疑自己是不是和孩子们存在着代沟,说的话进不到他们的心里去。本来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结果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小姑娘过来找我,说她已经知道她们在这次比赛中确实太情绪化了,以后会遵守比赛的规则,还问我能不能把电影的名字再说一下,当时没记住......
后来,我便慢慢有意识地把各种规则带进课堂:讲到“李先生带着孩子们去动物园游玩的时候”,让孩子们讨论参观动物园时应遵守哪些规则;讲到“图书馆整理书目的对话”时,让大家制定图书馆守则;讲到“一家人野餐的故事”时,让孩子们分享出游的经历,看到的不守规则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他人对环境的影响等等,以期能像张晓辉老师那样,“在童年种下‘规则’的种子。”
去年冬天,四年级的孩子们用本组的100积分兑换了“庙坡一节游”的心愿。第一次带着他们出游,安全问题真的让我很忧心。提前好几天就开始一起制定游规则,安全、环保、团结、礼让等每个方面都生怕漏掉。为此专门找了他们的班主任老师和语文老师,大家一起连带着三年级的孩子一起出发。事实证明老师们平时的规则教育还是印在了孩子们的心里的。整节课大家都遵守着之前定好的规则,在规定好的区域内玩得非常开心。我到现在还记得他们各种拍照姿势下的笑脸。走的时候有个小女孩还对我说:“老师,我们都把自己的垃圾带走了,可是这下面树林里还有那么多垃圾,那些大人们咋不知道把垃圾带走呢,太难看了!”孩子的心灵如此敏感,童言童语有时候却能一语中的。
在此次疫情的“照妖镜”之下,各路“妖魔鬼怪”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次次挑战着规则的底线,这怎能不引起我们对德育的深层思考?非常感谢海门的新教育老师们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借鉴意义的规则素养课程,从学校教育到亲子教育,从课堂引导到寓教于课外活动,环环相连,每一步都凝聚着教育人的探索和付出,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规则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任何品行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从“知道”到“做到”,中间也有一道很深的鸿沟,而且实践规则的过程有时如同一场博弈,每个孩子都可能会进行试探与挑战。老师和家长们要逐步掌握孩子的成长规律,共同合作,在新教育这片沃土里辛勤播种、精心耕耘,让应该被遵守的规则内化于心,付诸于行,在规则的思与行中陪伴孩子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