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应根据儿童朴素理论发展规律实施教育。儿童的朴素理论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理论、成人意义上的理论有着区别,儿童的这种非正式的或前科学的理论虽然不规范,但它是儿童用以解释周围世界事物的工具或知识框架。儿童认知的发展变化,其实质就是儿童朴素理论的发展变化。
首先。儿童是会思考的、具有各种心理状态的人。“心理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推翻了过去认为年幼儿童对心理一无所知的论断”。也就是说。学前儿童在人类重要的知识领域拥有自己的“朴素理论”,他们在受到正式教育前,就已经开始用这种理论来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丰富的认识。人们常常低估了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发展水平,教育者要重视这些发现,把儿童看成是会思考的、有意图、有愿望、有信念、有着各种心理状态的个体。
其次,要了解儿童朴素理论的发展变化规律。当我们在说“儿童有朴素理论”时,儿童却往往对他们的“理论”缺乏意识,教育者不但要认识到儿童拥有自己的理论,还要将这些朴素理论从无意识状态带到意识状态,从难于言述到可以言述,促进儿童认知的进一步发展变化。
再次,要采用多种方法唤醒儿童的朴素理论。儿童朴素理论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不能简单地否定、排除,甚至粗暴地“抛弃”。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的朴素理论,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儿童看成是积极构建知识的主体,采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儿童学会反思、帮助儿童学会认识自己的心灵世界。
2 教学应为了儿童原有观念的进化发展而展开。儿童朴素理论认为儿童可以自动构建其自身内部的理论来解释周围的事物,“当以形成的内部理论与现实出现矛盾时就会形成新的理论代替原来的理论,从而实现认知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观认为。儿童原有的“日常概念”必须被消除,代之以正确的科学概念。研究表明,儿童的“日常概念”在特定情境里依然“存活”,教学的目的不应是为了消除原有的观念。而应是通过各种教学策略让儿童表达出自己原有的观念。儿童的科学概念总是以前科学概念为先导,儿童前科学的朴素认知是后继科学知识掌握的基础。为此,教育者要转变教学取向,从“儿童的概念形成观”转变为“儿童的理论发展观”。并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与策略引发儿童的认知冲突。使儿童自主选择发展、进化自己原有的理论。
研究表明4岁~5岁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关键时期,“儿童思维发展的差异就体现在儿童所形成的关于世界的这些内部理论上,获得这些知识对儿童特定领域内的问题解决和其他信息加工活动具有重大而普遍的影响”。教育者要重视儿童朴素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期。多鼓励学前儿童经常谈论自己和他人的想法。谈论自己思考问题的过程。教师应经常使用一些反问、设问句提问儿童,如: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你是真的知道还是猜的,你是刚好想到还是的确回忆起来了,以此来引导儿童认识自己的心灵世界、学会反思。
3 教师应是朴素理论的学习者、应用者和研究者。目前我国有关儿童朴素理论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需要教师及时地了解和学习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进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实践。首先,教师应是朴素理论的学习者。认真学习儿童朴素理论,了解儿童的朴素理论是什么、有哪些类型、有哪些特点,理论内部的概念关系是什么,等等。其次。教师应是朴素理论的运用者,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亲自体验、观察、发现儿童的朴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运用。最后,教师要成为朴素理论的研究者,推动儿童朴素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完善,努力探索将研究成果付诸教育实践的方法和过程,促进儿童认知和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学前教育的效果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