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困惑,人,为什么要读书?
事实上,这个问题的答案肯定不止一个。
答案可能是为了学知识,为了给自己充电或者是上小学时,我们就听说过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亦或是古人说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是适不适合自己罢了。
这个问题,在我拿起书本的时候,就会自动地冒出来,让自己读书,我顶告诉自己为什么要做"读书"这件事?
如果它对我来说不重要的话,我为什么还要花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读书这件事上呢?
对我来说,做一件事之前只有为这件事赋予一个重大的意义,我才会把这件事长久地做下去,与其说是给自己一个动力,不如说是让自己养成一个习惯,好,心平气和地去做事……
没错,读书,是一种习惯。
这个答案,我好像还不是太满意。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
于是,就有了这个答案: "看书学习的成本很低。"
那时我很爱面子,担心自己问出的问题很白痴,或者回答我问题的人,只是简单的三个字:“不知道”,就把我打发地远远的了……
越害怕问问题时出错,反而越容易出错,一个个不知道,一次次地打击着我的自信心。
为什么自己问问题时,别人懒得回答或者说是不耐烦地回答我呢?
答案是:我问的问题太少,进一步地说是:由于问题问的不够多,所以我失败的次数少,挨骂经验少,没有掌握好问问题的技巧。
现在相比以前,好多了,谁让咱是不脸主义呢,不怕打脸,打我脸的人多了,你算老几?
失败,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被打脸,算是失败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种表现形式可以用四个字来描述:
会声会影。
事实上,就算我们掌握了问问题的技巧,回答问题的人,也会出于种种原因,或是出于无耐,或是他自己也一直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这时,我们只好从书中寻找答案了……
因为问题的答案一定在某一本书里,只要我们肯花时间去找,肯定会找到的。
后来,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不由自主地再次问起自己这个问题:人,为什么要读书?
这时,我又给出了自己一个答案,这个答案是某位作家说的,好像是个作家说的,我记不清是谁了,他给出的答案是:读书,使人完整。
读书,使人完整,这句话,不由地让我打了个机灵,我进一步地理解是:一个人,不读书,无异于一个畸形儿。
这答案,够狠吧!
对,这答案就是我琢磨出来的,一个暂时畸形的人想出来的,这里的畸形不只仅限于是身体上,行动上的畸形,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畸形。
可能,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吧!
又过了一段时间,“人,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再一次,浮现在我眼前。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
通过一遍遍地问自己,我又给了自己一个新的答案:书,是一面镜子,读书,让人认识他自己。
在镜子中,不仅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外在,乘着思想的小船,在文字的海洋里翱游,停靠的地方,就叫做"心灵的港湾"。
然后,我又有了新的答案:读书,可以直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读书,就是读心。
经过反复地思考,我找到了一个更适合我的答案:
读书,可以直抵一个人的灵魂。
在书中,顺着文字的爬梯,找自己,真实的自己,爬到一定的高度,就可以俯视到自己的整个内心,它怎么像个迷宫呢?
可现在,我可以清楚地看清整个迷宫,我可以轻易地从迷宫中走出来……
后来,我得知,这个迷宫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世界”。
原来,读书,可以把我带到更高的地方去,这里的高度,不仅是物理高度,还有心灵高度,更准确的说法是: 思想高度。
高度不同,心境不同,心境不同,风景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