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
定义一个类B时,发现已有类A与要定义的类B相似,并且类B属于类A的一种时,可以将类B定义为类A的子类。
当多个类有着共性内容,可以将共性内容向上抽取,抽取到一个新的类中,这个新类和多个类形成一个关系叫做继承。
子类继承父类后,自动拥有父类所有可继承的属性和功能。
注意事项
java只支持单继承,不支持多继承,支持多层继承。
所有的类都直接或者间接继承了Object类,Object类没有父类
构造方法不能被继承
方法重写
当子类继承父类后,自动拥有父类所有可继承的属性和功能。但是子类觉得父类方法不够强大时,可以对父类方法按照自身逻辑
进行重写。 也叫方法复写,方法覆盖。
注意事项
1.可以使用 @Override检验是否为方法重写
2.子类方法权限必须大于等于父类方法权限
3.推荐和父类方法一样
this:本类对象的引用
super:本类对象中父类的引用
this和super
this.属性名 访问本类成员变量
this.方法名(参数) 访问本类其他方法
this(参数) 访问本类其他构造方法(注意必须在构造方法的第一行使用)(了解即可)
super.属性名 访问父类成员变量(非私有)
super.方法名(参数) 访问父类成员方法(非私有)
super(参数) 访问父类构造方法(非私有)(注意必须在构造方法的第一行使用)
注意:
this和super调用构造方法时不可以在同一个构造方法中同时使用,因为都需要定义在第一行。
调用构造方法时,必须要保证有这个构造方法才能够调用,如果没有这个构造方法则不能调用。
抽象类
抽象方法:没有方法体的方法叫做抽象方法
抽象类:有抽象方法的类必须是抽象类
抽象类的使用
1.抽象类不能创建对象
2.定义子类继承抽象类
3.子类重写父类方法
4.创建子类对象 调用方法
抽象类细节:
1.抽象类可以没有抽象方法
2.抽象类可以有具体的方法
3.抽象类必须是一个父类
4.子类必须重写所有抽象方法,否则子类也是一个抽象类
5.抽象类有构造方法,子类需要使用构造方法为成员变量赋值
抽象类出现的意义
抽象类定义了一类事物最基本的属性和行为。强制子类必须实现其功能。子类必须重写其抽象方法
接口
(1)当抽象类中的方法都是抽象的时候,java就提供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接口。接口是功能的集合 接口不能创建对象
(2)格式:
父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nter
{
}
子类:
public class InterImpl implements Inter
{
}
(3)接口的特点:
A:不需要被abstract修饰。
B:类实现接口,可以单实现,还可以多实现。
C:接口可以继承接口,可以单继承,也可以多继承。
D:接口与父类的功能可以重复,均代表要具备某种功能。
(4)抽象类和接口的区别:
A:成员的区别
抽象类:
成员变量:可以是变量,也可以是常量。
构造方法:有构造方法,用于子类实例化使用。
成员方法: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非抽象的。
接口:
成员变量:只能是常量。
默认修饰符:public static final
成员方法:只能是抽象的。
默认修饰符:public abstract
推荐:默认修饰符请自己永远手动给出。
B:类和接口的关系区别
类与类:
继承关系,只能单继承。可以多层继承。
类与接口:
实现关系,可以单实现,也可以多实现。
类还可以在继承一个类的同时实现多个接口。
接口与接口:
继承关系,可以单继承,也可以多继承。
C:体现的理念不同
抽象类里面定义的都是一个继承体系中的共性内容。
接口是功能的集合,是一个体系额外的功能,是暴露出来的规则。
多态
(1)同一个对象,在不同时刻表现出来的不同状态。
举例:水(水,冰,水蒸气)
猫(猫,动物)
(2)前提:
A:有继承或者实现关系。
B:有方法的重写。
C:有父类(接口)的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3)多态中的成员使用特点:
Fu fz = new Zi();
多态时,所有表现形式都是父类的表现形式,
只有调用方法时,运行的是子类重写的方法
A:成员变量
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左边。
B:成员方法
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右边。
class Fu {
int num=4;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showFu");
}
}
class Zi extends Fu {
int num=5;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showZi");
}
}
class 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u f=new Zi();
System.out.println(f.num);
f.show();
}
(4)多态中的转型:
A:向上转型
把子类对象赋值给父类(接口)的引用 自动类型提升 int a = 0; double b =a;
Fu fz = new Zi();
B:向下转型
把父类(接口)的引用强制转换成子类对象
double b = 10.0;
int a = (int)b;
Fu fz = new Zi();
Zi zf = (Zi)fz;
注意:Fu fu = new Fu() 不能向下转型 会报ClassCastException 类型转换异常
(5)多态的好处及弊端:
A:好处
提高了程序可维护下和可扩展性。
B:弊端
不能使用子类特有内容。
要想使用,要么向下转型,要么重新创建子类对象。
(6)多态的三种形式:
A:具体的类多态 父类 变量名 = new 子类();
B:抽象类多态 父抽象类 变量名 = new 子类();
C:接口多态 接口 变量名 = new 实现类();
instanceof 关键字
格式: 对象名 instanceof 类名
返回值: true, false
作用: 判断指定的对象 是否为 给定类创建的对象
Animal a1 = new Cat();
Animal a2 = new Dog();
method(a1)
public static void method(Animal a){
if(a instanceof Cat){
向下转型
调用猫特有方法
}
}
final:
final是最终修饰符,可以修饰类、成员方法、变量。
final修饰的类无法被继承。
final修饰的方法无法被重写。
final修饰的变量无法被再次赋值,变为了常量。
final修饰的引用数据类型变量,可以修改对象里面的属性内容,不可改变地址值
final修饰的成员变量,不能使用默认值,没有意义,必须在创建对象之前完成赋值。
static:
静态修饰符,被static修饰的内容属于类不专属于某个对象,多个对象共享使用这一个成员
使用static修饰的成员可以用类名直接访问,建议这样使用:
类名.静态方法名(参数);
类名.静态属性名;
静态修饰的成员只能直接访问静态修饰的成员,不能出现this、super,因为类是优于对象产生
内部类的概念:定义在一个类的内部的一个类叫内部类 分为:成员内部类与局部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
是局部内部类的一种
匿名内部类完成两件事:
1:定义了一个类型的匿名子类
2:定义类后,即刻创建了该类对象
目的:为了创建某个类的子类对象
格式:new 父类/接口() {
重写方法
};
包:软件组织文件的基本方式,用于将相同功能的类放到同一个包下,方便管理
在类的最前边使用package定义类所在包,注意:声明的package包必须与这个文件所在的文件夹一致
包的访问:(前提 类用public修饰)
同一个包下,随意访问
不同包下:
可以直接使用全名使用
为了方便,可以选择导包后,再直接使用类名本身,不加包名 在package后,class前使用import导入类
如果是lang包下的类,可以不导包,直接使用
访问权限:
见文档表格
代码块:一块执行代码的区域
构造代码块:每次创建对象调用
静态代码块:第一次创建对象调用,再创建其他对象时不再重复调用
第一次访问静态成员 也会调用
类加载就会执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