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终身成长》
【阅读内容】第七章 教练:通过思维模式走向成功~我们能做什么(页码244-262)
【阅读主题】营造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环境是成功的开始
【三个问题】
1、如何理解“犯错是最好的学习时机”这句话?
当孩子犯错时,只有对孩子的挫折表现出兴趣,并将其视为学习良机的父母,才能将成长型思维模式传授给孩子,这些父母认为这些挫折可被视为学习的良机,他们会直面和处理这些挫折,并告诉孩子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2、对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三个误区是什么?
一是将优点称为成长型思维模式,但是拥有灵活性和开放的思维,与专注于个人能力的发展,是两件不同的事。
二是认为成长型思维模式只关乎努力,特别是去夸奖别人的努力,但是努力的过程并不只包含努力本身,另一个陷阱就是,称赞根本不存在的努力。
三是认为成长型思维模式等同于告诉孩子他们可以做任何事,要帮助他们获取技能和资源,通过努力达到他们的目标,否则“你可以做任何事”这只是一句空洞的安慰。
3、为什么我们夸赞孩子努力,却没有收获积极地反馈?
因为即使有些父母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他们依然会夸奖孩子的能力,而不是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父母对孩子的称赞方式塑造了孩子的思维模式,传授成长型思维模式需要注意夸赞孩子的方式。
【原文金句】
1、你必须每一天都让自己变得更好一些。在一段时间内,每天多让自己做一些事,提高自己的能力,之后你会有突飞猛进的进步。
2、关心激情和体贴永远是重中之重。
3、胜利会催眠你。会让我们当中最有野心的人变得自鸣得意和懒散。
4、努力的过程并不只包含努力本身。
5、父母、老师和教练如果想要传递成长型思维模式,并不是头脑里有成长型思维模式就够了,而是要通过行为体现——称赞学生的方法,在学生遭遇挫折时的反应以及是否重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原文案例】
1、帕特·萨米特(Pat Summitt)是田纳西州女子篮球队的教练,她带领这支球队取得了6次全美联赛冠军。每次球队输球,她都不能释怀。她一直耿耿于怀,抓着失败不放,在折磨自己的同时也折磨着球员。之后,她对输球的态度逐渐转变为爱恨交织。情感上,输球依然让她感觉糟糕,但回想输球带来的结果,她发现输球促使所有人——包括球员和教练——努力将比赛打得更好。胜利反而成了敌人。
曾执教冠军球队洛杉矶湖人队的帕特·莱利(Pat Riley)将这种情况称作“自我中心疾病”——以为自己注定获得胜利,忘记了带领自己走向胜利的训练和努力。萨米特说:“胜利会催眠你。会让我们当中最有野心的人变得自鸣得意和懒散。”
【今日读书感悟和收获】
曾经的作家梦,被我母亲一句“作家这碗饭比较难吃”,当是给了我当头一棒的感觉,而后来,一旦我表露想做些什么,我父亲的言语也会给我一盆冷水,比如“你以为那么容易”。可惜,十几岁的我、还有二十出头时的我,心智太脆弱也不够成熟。
以前我总喜欢逃避,找一个舒适的位置蜷缩着,近年终于迫于不满现状,开始因不甘心而寻求自我提升。当我投入考研时,发现原来曾经垫底和不可救药的英语,我也是可以提高分数的;当我开始想写作发现,只要我真想写还是能成文章的。
能力和努力是没有挂钩的,称赞和努力是要有正确的指导关系。
我是缺乏被鼓励,但我也自知,我虽渴望,却也不一定能掌控这种赞美起到的内化作用。我不能让积极性变得脆弱不堪,需要加固自己的思维基础,同时不能在收到肯定时,产生类似我本该如此的想法,事实上我发现自己有一点这种迹象。
我要努力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也不是因为天赋异禀,是因为我想提升,想做出一些成果,这个努力的过程,全凭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