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晚到现在,那种低温、冷淡、无所谓、绝望的人格又紧紧随身。虽然不再把自己本体当作就是这样的人,而是当作某个人格的组成部分,会让心里好受一点。但也只是一点。
中秋节后的第二天,自己去看了《七月与安生》。拿了朋友给的票,就一个人跑去cocopark了,没想好可以跟谁一起看,而影院里好像也有不少是一个人来看的。作为整个青春期都被安妮宝贝贯穿的人,我该发表点什么感想。
十年前。用10块钱买的安妮宝贝的盗版文集,封面是蓝色的,开了一朵黄色鸢尾(可能不是鸢尾),就此陪了好多年。现在往回头看,它整整影响了我三观塑造最关键的那些年。假设,当时从不懂得她,而是乖乖看读者意林或是名著,三观可能又是另一番模型,说不定未来人生选择也大大不同。但是时间已经过去,期间没有遗憾,就当做贫乏青春,没有少女心开花的那些日子,有种流浪、叛逆、伤害的别处人生可以张望。
旧友问我看完电影什么感觉,我只说:故事线虽然很单薄,但是不粗糙。
没告诉她影片的100分钟里,我完全控制不住眼泪,并且湿透了好几张纸巾。但真以为是被影片内容打动,却完全不是,内心很平静,波澜不惊,泪腺却莫名其妙的炸裂。10年过去,离第一次看这个小说,已经10年过去,时间的流逝超出承载,谁是七月,谁是安生,我找不到对号入座。哪里是自由,哪里是稳定,我也压根茫然失措。甚至家明,真的出现过吗。
我试图找寻的那一点回忆,其实并没有发生过。说实话,我已经无法理解七月和安生纠缠的依赖和执念。影片让我最多感触的点,不再是两闺蜜的交叉爱情,而是去哪里,留下还是离开,该怎么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这类更加矫情却更加严肃无解的命题。
老家是七月的城堡,她心知肚明稳定可以给自己保障,自己没勇气去追求承担不起的动荡,安顺的拿第一、进体制、手头从不缺过钱、不食风烟。而安生的内心无法安放,没有什么爱能让她停止流浪,停滞会要命一般的可怕,可颠肺流离很多年更加无法安放。有那么一刻,她们彼此满足,又互相羡慕。
即使现在的我,时时刻刻都在以这个选择题来困扰自己,永远也下不了决心忠诚于一个选项。毕业之后,不同的人过上各自性格趋向的生活,很多人聪明的选择回老家单位机关度日,薪水养活现在以及一个可看见的明天不足问题。很多人漂完了北上广,饮过冰趟过水,对高物价房价置之不理,刺激的热闹和猜不到的未来是维生素。但每个人心里都对另一个被自己选择淘汰的生活保留10%的想象,甚至还有渴望。
总有一个没过上的人生,总有一个没成为的自己。
原来的小说,安生怀了家明的孩子,难产而死,七月和家明抚养孩子并结了婚。命不好的那个人,还是被命运收回,那是1998年安妮给的结局。
18年后的电影却多了点戏剧冲突,多了有趣的“想象中的人生”的呈现。安生以“七月”的笔名写小说,给了七月她想过上的自由人生,北欧滑雪、游艇参观、大海的风、环游世界、与不同肤色的人饮酒到天亮......而关掉小说后的现实世界,是回到上班模式安稳谋生的安生,在抚养难产而死的七月留下的孩子。两个女孩以这种方式,完成了彼此的身份交换,而那是彼此曾经向往的对方。
对我们来讲,也许刚开始是七月,后来是安生附体的七月,大部分人心里都寄存着一半安生一半七月。幸福是想在中间取得平衡,但那就没有故事发生了。
至于家明,那是无关紧要的道具物罢了。
(作者:秋子。微信公众号号: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