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慈爱的爸爸,温柔的妈妈,温暖的房间和向阳的窗台,无论再多风雨我们都有个依靠,是可以停靠一生的港湾。可是为什么家会伤人?作者在文中为我们做了详细解读。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第二部分: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第三部分: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第四部分:中国式家庭。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以现代人的爱情观出发,抛出了“每次分手都是心灵修复”这个话题。作者认为,恋爱是一种特殊的选择,目的就是为了修正我们童年的错误,而我们选择的恋人,多数时候都是我们选中的理想父母。这里的“理想父母”是相对于我们童年的现实父母而言的。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复制,我们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寻找恋人,如果童年幸福,则可能复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则可能复制痛苦。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如果童年幸福的人,则成年后婚姻幸福的几率会大大提高。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从童年开始就拥有幸福感呢?答案只有一个:在原生家庭中,夫妻关系必须放在第一位,夫妻相爱,才是一切美好的源泉。
在现代中国家庭中,很多关系其实都跨越了夫妻关系成为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比比如亲子关系和婆媳关系。但纵观这两种关系为何会排在夫妻关系之前,因为婚姻中双方要处理不只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了各自家庭的联系,因此夫妻双方分别体现的是两个大家庭的父母的缩影。总体上是动态平衡,一旦失衡,这个家庭就陷入恶性循环中去。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妻子一心想从孩子身上找到爱、控制感和成就感,但孩子的天性就是寻找自我,所以悲切的妻子像溺水者一样,想要抓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更加拼命的想去控制孩子,孩子则越来越反叛。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想要迫切的告诉读者:要成为一个好父母,给孩子好的未来,就要先处理好夫妻间的关系,家庭关系才能理顺。
第二部分主要讲分离。作者认为,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一天天在长大,会从一个完全依赖父母的小肉球,变成一个有思想的成年人。这个过程虽然充满了矛盾和曲折,但终有一天会发生。而父母,在孩子幼儿期,应给与充足的爱,等到孩子有自我意识后,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这才是真的爱孩子。
作者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在他的婴儿期,无论如何对他好都不为过,在他眼中,妈妈是他的一面镜子,妈妈注视着婴儿,婴儿从妈妈这面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妈妈真心对他,那么母子之间就会产生共鸣。如果妈妈很少给孩子关注,那么长大后的孩子就会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这就是“看见”的意义所在。
“ 成为你自己”,这是做父母最应该做的一件事情。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父母的职责只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在现实中,有太多父母喜欢给孩子做选择,小到买哪件衣服,大到该读哪所学校学哪个专业或者和什么样的人建立家庭。他们一件件的替孩子做决定,还打着爱的旗号,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
人们从呱呱坠地,到一步步离开家,建立自己的生活圈子,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分离的过程,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拒绝分离,就等于拒绝成长。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最容易拒绝成长与分离的,便是父母。
很多父母从孩子降生后,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了孩子身上,不自主的将孩子看做自己的物品,用自己认为为了孩子好的方式来要求他,使孩子的生活失去了自我。他们害怕失去孩子的爱、牵挂与尊重,于是想出各种方法束缚孩子,他们以为这就是爱,其实他们是假借爱的名义,来满足内在自我。作者主要分析了现在社会一些孩子的通病,比如溺爱、青春期的叛逆等问题,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所谓的溺爱,只是父母将来自当做了一个客体,将自己的内在投射在孩子身上,比如自己童年没有得到或者想得到的东西,就使劲强加在孩子身上。借由孩子来满足自己的内心。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挫折商都很低,生活稍有不顺就会做出自杀、自残或者其他可怕举动。而那些叛逆和所谓的“不孝顺”,则是孩子对父母的强制管制的本能反抗。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处在一种自我意识猛烈复苏、不断找寻在我的过程中,而父母的强行介入,则打乱了这种格局,所以他们势必会做出反击。另外,对于在他们成长中由于父母的失误,导致孩子内在的伤害,也会在青春期首先暴露出来,比如有的孩子特别贪恋物质,其实是爱的缺失,他们需要用对物质的占有来证明父母是爱自己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是父母的问题,但是大多数父母只看到了倔强、反叛的孩子,却没有看到自己的问题。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一再强调的是:分离是人生的必修课,父母必须将孩子和自己的生活剥离,给孩子空间,也给自己空间。另外,成长不仅仅是孩子需要做的,父母也必须修心,随时保持个性独立思维开阔,陪孩子一起成长。
第三部分讲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这部分的内容实例较多,但主题只有一个:请父母管好自己,不要将自己的问题归结到孩子身上。
作者列举了很多例子,比如很多孩子有网瘾、遇到大考总是考砸、高中读了十年、出去留学自杀等等,究其原因,只是孩子活的没有自我,总是在做父母安排的事情,没有自己的空间,整个人都是颓废和消极的,而神经却如同一直拉满弓的弦,随时有崩断的可能。在目前的高节奏社会中,人心本来就容易浮躁,而那些焦虑的父母,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提高自己来减轻自己的焦虑,缓解自己的压力,而是一味地向孩子施压,期待孩子通过努力,将来不要过他们这样的生活。这完全不是一种正常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能期待达到好的效果呢?
第三部分的内容,可能更容易外化为各种案例,只是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去解决。其实方法很简单:请先化解自己的焦虑。工作不顺心,那就努力提高业务能力。人际交往不顺心,就多学习如何和人相处。这样,父母自己不焦虑,不用将这种不良情绪传染给孩子,孩子成长环境轻松,就更容易成长为开朗大方的孩子。
第四部分讲中国式家庭。在这部分中,主要探讨了我们如何被“看见”、如何活出自我以及中国家庭的特点。
中国人不善于表达情感,但是我们最缺乏的就是情感的表达。我们需要对我们爱的人说“我爱你”,对受伤害的人说“我对你的遭遇感同身受”。
在现实中,我们的感受经常被扭曲。因为没有被爱照见过,所以内心一片黑暗。缺少这种存在性安全感,就会总觉得没有人爱自己,没有人会在意自己,但是自己还是那么需要爱,这种矛盾的冲突和羞耻感,让孩子无所适从。所以在孩子成长中,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极其重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注与爱,他才会形成一个丰盛而灵动的自我,这个自我不会以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不会为别人而活。
所以,作为父母,最需要 “看见”其他都不要做。父母要清楚一点: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与自由。还要明白一点:我选择,我自由,我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