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学习分享第26次(约练9次)在刘老师的引领下,我们早读群用三个早上,对72页案例进行了梳理。记录如下:
1、咨询师首先选择关注情绪,而我可能会先关注的是小进展(我比较好一点),前者表达的是尝试支持理解其情绪,让来访者感觉到自己的被重视,被理解,有利于咨询关系的建立和进展,而后者好像聚焦了正向,而实际也有些急于解决问题,确立目标,可能会让来访者觉得自己的痛苦情绪被忽视了,没被理解到。
2、倾听听什么?听期待、听在乎、听目标,听来访者语言背后的意义。咨询师从她知道妈妈希望她能立刻去上学听到了她对“妈妈的想法”的在乎,从她难过于现在还不能去上学,听到了来访者“很希望自己能够去上学”的期待,从她“妈妈帮了我很多”听到了她重要她人的能量,从她纠结于不放弃自己却有时做不到听到了她想尝试的努力等。
3、如何选择重要他人。要根据来访提供的内容选择一个能量高的人,对她正面影响比较大。在来访者说“她(妈妈)会说你可以去学校看看同学”时,咨询师尝试通过妈妈的眼光来寻找优势力量,妈妈是她在乎的人,也是一个能量高的人,那么妈妈的眼中看到的就是来访者相信的支持的力量。在讨论这个问句时我们所想到的答案很多是把点放在孩子身上,对比之下力量感就明显没有那么强。
4、如何强化自己的力量与优势。当咨询师试图引导来访者确认改变并辨认自助力量时,来访者还是不自信的依赖这妈妈的力量,咨询师在表达尊重同理后,以未知的不预设的立场用评量问句转焦于来访者身上,用她给自己的1.5分引导她回到自我可控之处,找到自己的力量。梳理之前,我理解为咨询师是在用“妈妈几分”来强调妈妈的能量,让来访者更有种依靠的力量,其实是要让来访者自己厘清5分里自己所做的努力,强调自身的力量,这是我本案分析最大的转折,感觉视角宽泛了很多。
5、关于评量问句回应。第二个评量问句是对来访者信心的评量,如何继续问分值所代表的意义,可能又会绕回到前面那个评量问句,所以本案用了一个加法的问句,尝试激发她对未来的期待,并再次以不预设立场用差异性的问句,引导她的小行动、小目标。
6、关于目标的确立。不要过多的急于确定目标,而是秉持着未知之姿,跟随来访者的思路,在尝试对她更多的了解和理解,引导着按照她想要的目标建构。本案中“所以你自己也很希望能够上学”其实也是来访者的目标,但不是很具体,随着咨询师的引导,来访者一步步聚焦到了她的行动上,由想去上学——不太害怕陌生人、写作业、出门更多——继续运动、吃药——告诉妈妈等,大目标变成小目标,抽象目标变成具体目标,也达到了“正向、所欲、具体、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