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July 2021
作者:毛姆 译者:陈海伦
——之读《人性的枷锁》有感
“美自灰烬出”是《圣经》第23卷书里的一句经文。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宗教 往往赞美着我们芸芸众生需要经历的重重磨难,这些磨难如烈火一般去掉层 层修饰,最终呈现给我们的便是“美”又或是纯粹。书中的主人公——菲利 普,他的一生完美的向我诠释了这句话的过程和结果。
童年时期就经历父母双亡的菲利普由伯父伯母抚养,寄人篱下的生活成了他的第一课。在伯父的影响下,上帝是菲利普的信仰,仅仅是因为他盼望着有一天上帝能够如伯父所说的一般听见他的心声以此实现他终极的愿望。那便是希望自己不再是个跛脚的瘸子。可日复一日虔诚的祈祷最终换来的是让曾经相信上帝无处不在的菲利普渐渐忘记了上帝的存在,跛脚已成事实。
为了逃离伯父的看管和同学们对于他跛脚的嘲笑,菲利普去往了德国的海德堡。在这里,他结识了新朋友,也正是在和朋友们基于宗教的畅谈下,菲利普终于果断的抛弃了伯父强加于他的上帝。菲利普脱下了他的第一层枷锁开始重新出发。从德国回到伯父的身边之后,菲利普因对性有了渴望,他与威尔金森小姐短暂的欢愉过后,又无情的逃往伦敦接受伯父为他在伦敦安排的会计工作,为的就是能够躲避威尔金森小姐的纠缠。好景不长,他还是厌倦了这份枯燥的工作,打算前往巴黎开始学画画。
在巴黎学画画的菲利普,很平庸,但生活因为有父母的一笔遗产过的还算丰富。此时的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敢冒风险。平静的巴黎生活因为朋友普赖思的自杀出现了命运的反转,菲利普意识到没天赋的画师,这辈子都只能是个平庸的画家。碌碌无为且贫穷像普赖斯一样沦落到饥寒交迫的境地。菲利普终于豁然的面对自己了的失败和不足,第二层枷锁也开始瓦解。他再次回到了伦敦,在医学院里当实习生,开始用自己聪明的脑袋干点实事。然而,生活是不会让人这么轻易的开始走上一段平坦的光明大道。他在快餐店里邂逅了米尔德里德,这是一场我认为已经极度丧失自我并且极尽疯狂的单恋。他对米尔德里德的无止境付出最后换来的是被轻而易举的抛弃,在他颓丧痛心一蹶不振的时候,他认识了诺拉。而这一次,他被诺拉真诚的 深爱着,再一次捂热菲利普的心。可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能渡,他人只能 相伴一程为你推波助澜。没错,菲利普的劫,米尔德里德再一次出现,不出 意外菲利普为爱重蹈覆辙。他抛弃了诺拉。讽刺的是,米尔德里德一边变本 加厉的利用着菲利普,一边和菲利普最好的朋友风花雪月。可想而知,菲利 普的心被掏空了,又袋也空空,连医学院的学业考试也没能通过。遭受如此 重创的菲利普,必然在涅槃之下重生。“ 他似乎领略到,一个人不一定臣服 于激情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热烈与活力,自我克制的人生同样也可以;他似乎 领悟到,一个人不一定要开疆拓土,寻幽探秘,因为内向的生活也一样精彩 纷呈,跌宕起伏。”菲利普只有尝了这爱情的苦,才会奋力逃出这畸爱的枷 锁。彼时他们再次相遇,米尔德里德已经沦为了站街女。
后来的一段日子里,菲利普迎来了人生最为失意的一段时光,可谓是吃饱了 上顿没下顿,拆东墙补西墙。但也正是在他极度贫困的时候,他遇到了他这 辈子最伟大的贵人,给予了他最温暖的关怀。在贵人的相助下,菲利普顺利 的从医学院毕业,并且和贵人的女儿萨利相爱,甘愿放弃了理想,归隐田 园。“他将永远爱下去,她也将永远秀丽。”
这个故事很长,我无法表述出毛姆笔下生动又刻骨的心理描写,就像我无法 将菲利普漫漫人生事无巨细的写进这篇文章里, 毛姆的这本《人性的枷 锁》,就像一副写实的山水画,让我看完止不住的感叹怎么能画出如此真实 的壮阔山河。当我时隔一段时间复盘这本书的时候,我仍然记得,我看到菲 利普接受了自己残缺的一生,找到了那份如归隐田园那般平静时的热泪盈 眶。回顾菲利普的一生,跛脚的自卑,信仰的束缚,自我错误的认知,卑微的爱人,事业与爱人间的抉择等等,将他牢牢的困在这些自己所赋予的枷锁之下,用其一生在寻找钥匙,而最终发现,自己就是这把万能锁。是幸也是不幸。每个人都可以勾勒编织自己的人生,是水平线又或是曲线,但所有的线条都应该只为取悦自己,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会欢喜。但是我相信,大部分人,缺少了多画水平线的勇气,不甘心的欲望就是人性的枷锁。
BeAl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