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并不厚,但是读起来却并不容易。一者作者的写作手法并不是我所习惯的,二者,这也算是一部比较具有冲击性的作品了。在整个的阅读过程中,我努力尝试将其中的论点提炼并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贮备进行对接匹配,也许是自己的能力不够,水平有限,整个阅读过程虽然收获颇多,但却并不轻松。为本书的认知部分最后做一个收尾。
多重自我
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身处不同的境况,或者面对不同的场景,而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我们会展现出不同的自我。没错,实际上在电影中容易看到的剧情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多重自我的。最近比较流行的感知自我和叙述自我就是一个代表。我们在经历一件事情的时候,主要是靠感知自我,在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开心还是难过、容易还是困难,都是在当下那个感知自我的认知。但是当整个事情经历之后,我们再来回忆或者给旁人讲述的时候,开启的又是另外一个叫做叙述自我的载体。所以,每每我们回忆过去的事情,其实冲击力都没有当时那么强,原因可以说是我们增加了自己的一部分情感,而更可以这样理解:经历事情和阐述事情的“我”,并不是同一个“我”!
内化外部环境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有变换生存环境的机会。比如搬家或是更换工作之类的情况。当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陌生环境中时,大脑会自动开始工作。它会不断把周围的新的环境录入自己存储器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陌生的外部环境就会内化为跟过去相同的“熟悉的环境”。这一点应该很早就记录在我们祖先的基因组中了吧。只不过,曾经我们更关注的是生理上对新环境的适应,而现在,我们可以尝试去感知整个思维对新环境不断内化的过程。正如我开篇写的,读一本新书或是交一个新朋友,情况差不多,我们总是要把对我们来讲是新的、陌生的信息整理加工之后,楔入自己的认知体系中,让这些新的信息成为“熟悉的”、“我们自己的”认知。
突出自我,融入外部环境
反过来考虑,情况就不同了。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城市,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我们可能调整自己的习惯等等。那么我们真的变成了一个全新的“自己”吗?从某种角度来讲可以这么理解。但是从认知和思维的角度,更好的理解是这样的:我们把外部环境不断内化为自己熟悉的一部分,到最后,叙述自我或认为“自己已经熟悉了新的环境”。实际上我们本身并没有那么大的变化。实际上,真正变化的是叙述自我!它总是在变化,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说实话,如果没有之前的一些知识储备,估计这本书我理解起来将会更加困难。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不得不查阅一些脑神经科学方面的知识,并且把物理学中的一些概念(相对运动)和思维(参照系)参考进来加以理解。参考作者的描述,我的元认知能力已经开启了,只不过并不强大。也许从前经常做思维跳出练习(走神),帮助了我理解了所谓的“上帝视角”。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可能我接触到最早的类似技能应该是《西游记》中孙大圣的元神出窍,基本上两者在想象中的形象应该差不多。
最后,摘录一段作者的原文,总结的相当好,容易理解:利用元认知去影响反馈回路,其实是有意识地影响了自我叙述,并且培养实用性适应的更强大的能力。我们不能控制偶然事件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利用适应的力量使能力发挥最大效能。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积极地书写着自己的故事,朝着理想化的结局,而不是任由世事发展,无动于衷。
后记:本书的下半部分讲践行,提供了一些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能力。所谓仁者见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下一篇谈谈做法,为全书做一个收尾,认知部分完结。
日更挑战第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