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通常凭感觉,觉得平均水准以上就是不落后了。这个肯定是有偏差的。为什么呢?
首先,人们的感觉永远是有偏差的。接近90%的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处于平均水准以上,但宏观看来,这明显不可能。关于几乎每个人都自认高于平均水准这事,还有个专门的词“乌比冈湖效应”。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样的:我们并不能感知整个世界,我们只能通过感知自己的周遭来判断自己是否处于平均水准以上。也就是用来支持我们结论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局限的,远非全部的,于是一个井底之蛙的世界确实处于平均水准以上又如何呢?
在教育体制里,人们把及格线放在60分,而不是50分,某种意义上也是道理。把多出来的10分可以算作一种修正参数。其实多少有点残酷,因为那个及格线明确无误的声明:40%以后的都是落后。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种虚情假意的宽容,相当于温水煮青蛙,也是当今所有所谓正规教育体系本质上很糟糕很失败的原因。因为营造一个虚假的世界,妨碍了大多数人的免疫能力正常发育。
步入社会后,:“二八定律“无所不在。20%以后都是落后的,因为20%的人占据了这世界中有限资源中的80%。
进入二十一世纪,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弄不好,百分之一之后全是落后。如小米手机,2011年成立,2012年卖出了719万部手机。2013年1870万,2014年6112万,2015年7000万,2016年上半年2365万。其他小手机企业无法比较。所有人被互联网连接起来,连接起来的结果就是我们能感知世界,不在仅仅局限于我们的周遭,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可以尽量感知这个世界的全部。以前读大学,出国的朋友会消失在另一世界,现在他们呈现在你的朋友圈,他们的生活在清楚告诉别人,“知识就是有用的“。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原来那些成功的人,真的知道大家不知道的事情,自己不知道的方法。怪不得自己做得不如人家。
当每个人都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对于知识的渴求是异常强烈的,因为差异明显可见。甚至,这种渴求已经成为一种恐惧,害怕落后的恐惧。
过去,百分之四十之后是落后。
现在你以后百分之二十后是落后
现在实际是很可能是百分之一后是落后
将来有可能是千分之五,万分之一后都是落后。。。
更为恐怖的是:机器人在崛起,人工智能在崛起,大多数人走在越为越没有用的路上。
这种焦虑使用得当,就是有价值的,因为恰当且足够剂量的焦虑有一个很好的替代词汇—危机感 。没有危机感将来注定变成无用之人的行尸走肉。
不知不觉,你已经至少有了两个属于未来的目标:
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再为了生活而出卖自己的时间。
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落后,成为前百分之二十,甚至前百分之一。
思考与提问:
1. 你有没有在哪一个方面的能力处于身边群体中前20%:
高级会计师,以及持续学习的心态。进入会计领军培训班,开拓了视野,感受就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怎敢停下学习的脚步。
2. 有没有想过让自己的某方面的能力逐步成长到能够处于身边群体的前20%。如何做?
找到自己的优势,刻意练习,练习练习再练习,成为服务他人的价值所在。
3. 经过这么几周的自我训练,只不过更新了几个观念而已,你自己觉得变化是否大?如果大,是否意识到其实这变化原本可能更早就可以发生?这些变化成本很低?
有变化,开始觉得自己以前白活了,把精力放在无关的事上,比如三大坑,消耗自己的注意力。慢慢认可自己的改变,种一颗苹果树,最好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从现在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关注点上。自己的成长上。通过持续学习来开悟。
4. 如果你有了一些危机感,能不能想出一个摆脱焦虑的方式 ?
放在自己的成长上,放在自己的影响圈上。
5.这一周,请你每天花至少三十分钟静下心来进行自我审视。有没有哪一方面自己幻觉?仔细罗列,你会发现,每天你将不由自主地花更多时间来考虑这个问题,这绝对对你的将来 有巨大帮助的思考时间,千百万别掉以轻心。
工作中:专业度强,业务熟悉度强,情商低。处理情绪问题上能力差,即办了事又得罪了人。应该表达自己的观念又不树敌过多。思考,如果情绪上调整,加上能力我应该能综合能力再提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