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道理貌似理解了,但却在自己身上从来没发挥过效用,都是哪些或哪种道理,又是为什么?我有一个文档,专门记录自己的感悟和让自己警醒的东西,但仅是记录而已,有时碰到问题,再次记录的时候,发现其实很早就有相关的记录了,难倒不常用的东西就会很快遗忘,以免占用太多的脑内存?还是这些道理用了短期没有什么明显回报,不用短期内也不会什么害处?如果人生是有很多个短期构成的,那么很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用到这些道理,也得不到这些道理能带给我们的好处。
李笑来曰,无非两种原因,第一这个道理太简单或太复杂,简单到人们轻视或复杂到人们无法相信;第二,这个道理和我无关或暂时无关,就把它抛在脑后了。第二个最致命,因为只要认为无关,要么就真的无关了,要么从零开始认识这个道理,历尽波折认识完之后才往往发现这个道理早就听过。感觉没关系主要是因为自己还没能力用好这个道理,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因为没有人一开始就做得好,要不断的尝试不断的琢磨,慢慢的深入,李笑来说做就要使劲地做,想就要深刻地想——否则这道理真的和你没有一点关系了。
我的一个好友拿很多国际大奖,我刚上研究生的时候他就和我说,你看看你们专业有没有什么比赛,多参加些比赛,然后获得圈内人的认可,当时我想我们化工怎么和设计比,哪有什么比赛,我好好做实验,完成导师给的任务就行了,然后平淡又安稳的过了三年研究生生活,甚至都没出去找份实习。到毕业时候,发现简历上除了母校的名字还有些分量,其他没有吸引人的东西,我真的连一块像样的敲门砖都没有,这时我又想起了我的那位朋友给我说的话,如梦初醒,但三年都过去了。工作中我开始学着去总结,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收集起来,说不定哪天就能凑出一篇学术论文来,而公开发表的东西是对自己最好的证明。写留言的人越来越少了,很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写了几次都没被精选,更别说中奖,所以感觉和自己没关系,就不写了。或者,看到别人写的那么好,自己很难做到,还不如看别人写的呢。亦或者,感觉自己都看明白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一看就懂,我才不写什么留言显摆自己呢。所以写留言的人在减少,订阅的人多了,但不写留言的人也多了,留言率就少了。借用朋友的一句话,读文章就是在照镜子,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补正。重要的是补正,否则真的只是照照而已。我常说我从不后悔,只是因为后悔一点用都没有。李笑来说不是不能后悔,而是不能只停留在后悔的层面。做错了某件事就后悔要是怎样就好了,然后一切照旧,因为都错了再改又有什么用,其实不然,错都是有想通的地方,错后反思总结,会让犯错误的次数越来越少,特别是同类的错误。抛弃“那和我无关”的观念,直面那些自己不懂或因为自身的不足而不理解的观念,不要等到这些观念或道理再次出现的时候说“要是当初~”。不要过度预期,对将要做的一件事,过度预期反而会阻碍进步。李笑来老师说,甚至可以不先设立目标,走出第一步,往往很容易就知道下一步的目标了。
总结,“有的时候,我们错过只是因为觉得这件事和自己没有关系。有的时候,我们只是为了逃避困难而试着说服自己,这件事情和我没有关系。”我要把这句话背起来,以防自己再说“嗯,很有道理,但和我没关系”。感觉没关系是个自证语言,如果你感觉这个道理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就真的不会有关系了。还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太想了解全部的道理而迟迟没有迈出第一步,其实这时候不妨先按着老师或前辈的指教去做。在开始的不要给自己设立太高的目标而形成过度预期,最好是是大胆的迈出第一步,然后根据第一步设定第二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