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以艺术家的名气来评价艺术作品,这种现象在艺术界、在收藏界,普遍存在。那如何来看待这件事情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艺术家和他的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是怎么回事。
不难想象,一件艺术品包含的“艺术”决定了它的作者是否是个艺术家,而不是一个有艺术家称号的人的所有作品都一定含有“艺术”的成分。这个命题在逻辑上成立吗?
假如成立的话,我们现在可以得出结论,是作品的品质决定了艺术家,而不是艺术家决定了作品的品质。
但在现实中,情况可能相反,往往是艺术家的名头、名气决定了他的作品是否得到公众的认可,似乎名头越大、名气越大,他的作品的艺术性越高 ,那我们怎么来理解和接受这种和逻辑不符合的现实呢?
如果一个人,他有一个名头,世界跳高冠军,那么他是不是能符合这个名头,我们很容易测量出来他实际跳的高度是不是超越了所有人。这个检测很简单,因为检测的标准只有一个,并且是一个可以度量的客观标准。
但作为一个艺术家,我们有一个明确的刻度来检查他作品的艺术高度吗?显然没有。在文化艺术领域无论琴棋书画,小说诗歌,我们都没有一个非常数学化的标准。我们的标准都是一个相对的、模糊的概念,面对一件艺术品,让100个专家来给它打分,应该不会所有专家打的分都是一样的吧。
换一个角度,拿许多艺术家的作品放在一块儿,如果要排一个座次的话,这100位专家盲评出来的结果,也不会是一致的吧,OK, 正因为这种评价标准的相对不确定性,造成了艺术品质之外的其他因素,影响了评价。
结论是,文化艺术品的评价是一个标准体系,而不是艺术品质这一个唯一的标准。在这个评价体系中除了艺术品质之外,名头、名气便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当然这个评价体系是多元的,还有其他的因素,譬如历史的因素,在一个现在看来艺术性平平的作品,可能在500年前某个战乱的时代,就算艺术性很高的作品。这些历史、地域或者作者的不同社会阶层的影响,都决定了这个评价系统是个开放性的系统。
艺术家名气大小对艺术品品质的反作用又是什么?名气很大的艺术家,一件参展的代表作和一件送朋友的应酬之作,两者艺术性的高低,或许有很大的落差,但是正因为有他的名气保底,所以说,相对简单、应酬的作品,也是有一个被公认的价值,这个价值不是对这件艺术品的本身的品质判定,而是把艺术品和艺术家作为一个整体捆绑,用上节所谈到的评价体系来进行判断的。譬如乾隆的书法作品一定会比大多数专业书法家的作品卖的还要贵,这是不难理解的。
当然,从艺术品投资考量,一个艺术家的名气和他的作品品质的匹配度越高,他的投资增值的潜力越大,否则就有过分炒作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