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为期14天的创新训练营的第一天,今天的主题是:成年人的学习——郝志中老师
互联网时代真是个好时代,它可以让我们以更便捷、更低廉的成本学到很多想学的东西。所以现在各大知识付费品台兴起,从混沌大学、得到大学、樊登读书会,到细分领域的香气博物馆……它们把商学院几十万的商学院课程搬到了线上,几百块钱到一千块钱可以在线上听一年。
可是,我们听了那么多课,有多少真正能内化于心,落地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我想少之甚少。
拿我来说,我是2016年开始在混沌、得到、樊登各种上课,第一年上的很焦虑,因为听到很多新鲜的词,看到很多独角兽公司,创业者是比我们还小的90后。之后的两年又进入另一个困惑,我学了这些,和我的实际工作怎么联系,如果知识不能落地,学了又有什么用。
1、我学了那么多,它们有什么用?我开始思考到底哪儿出了问题。
正如郝老师讲到:
我们很多人都没有闲着,我们在努力的工作,在生活,在学习,我们买了很多书,看了很多文章,在得到订阅了专栏,在混沌听了很多课,但我们习得了什么?
回顾这一年,年终总结的思路、战略方向的头绪、职业迷茫的突破,该没有的还是没有,该不会的还是不会。
我们也学习了,但并没有提高,问题出在哪儿了。
我们回顾一下,从学校毕业进入职场,我们是怎么学习的?
书上写什么,我们就看什么;课上老师讲什么,我们就学什么;播音里放什么,我们就听什么。
我们只学没有习,只习没有练。
我们处在成年人的误区里。
在混沌的老学员,依然难逃怪圈,线上认真听了很多遍。日常工作只限于“熟练掌握混沌黑话”,创新听会了,但不会用。
当我们出现问题的时候,是否能用这些思维模型解决问题。
我们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到底该如何学习?
为什么用这么重要?因为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考场,只有战场。我们不是为了答卷,而是要实干。
创新不是知识,而是底层的思维能力。任何知识都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比如游泳,比如弹钢琴,比如跑马拉松,所有的成绩都是练出来的,不练习就无法习得。
2、既然知道练习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怎样练习?
郝老师给到我们两个建议:
第一,找个爱学习的群体,加入它,大家一起激励,一起碰撞,我们才能提高自己。
第二,有选择性的,从自己问题出发、环境出发,朝着一个方向,一项能力一项能力的刻意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所以很多平台,又开设了线下创新院、商学院,为的是可以让同学们一起碰撞,相互切磋。
另外,我也很认可第二点,有选择性的学习,朝着一个方向,将能力逐一突破。比如今年的前半年,我用了一个月密集学习思维导图,用了一个月密集学习非暴力沟通,用了三个月密集学习亲密关系的课程,每一项技能都可以达到有文字输出,可以做到线下分享。在未来的两年里,我计划学习芳香疗法。这些知识串联后,也许就可以成为我职业发展的第二条曲线。
这次,通过在创新训练营,学习底层的思维模型,让地基更牢固,技能可以稳稳的长在上边。
正如郝老师讲到的:
成年人,我们学的不是知识,我们学的是底层的思维模型,学习高效解决问题的操作系统。是界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使用的思考框架。
我们跟谁学?
原来在学校我们跟着讲课的老师学习。超不过三天我们都忘了,考试的时候还要划重点。
创新训练营,我们跟最好的老师在线上学习,线下我们跟创新领教一起学,还有同班高手,同场进化,与最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
这也是混沌的“三师制”。线上+线下高效的学习,最大限度交付。
另外,郝老师还讲到:
练习没有一次是舒服的,都在我们的舒适圈之外。
通过这次密集的学习,期望:
当我们面对年终规划思路的时候,
当我们在战略会上需要清晰表达的时候
当我们要打造一款爆款产品的时候
当我们想营销抓手的时候
当我们在为发展方向纠结的时候
当我们职业发展迷茫的时候
我们都可以用这个思维模型来解决。当发展越高的时候,底层越需要牢固。这也是本次学习的最大的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