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我们要读外国文学?
一是可以学习西方人的思考方式、探寻他们的文化滥觞;
二是因为文学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还可以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注入活力。
三是因为文学是个人表达感情的需要;于是从这点上看,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伟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事情。
四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还承担着一种社会控制的作用。作为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的载体教化人民。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当时社会和现代社会的问题。
2、 为什么要读经典?
可以开启智慧;学习伟人优秀的行文方式、思考方式、表达方式,开拓不同看问题的视角。
3、 谈谈我与一部我喜爱的19-20世纪西方名著的相遇
这本书是以赛亚·柏林的《浪漫主义的起源》。上图借阅。
前半部分,柏林写了几个人关于浪漫主义的观点。比如尼采说,浪漫主义不是疾病,而是药方,用来医治疾病。在我看来,尼采响应了一种哲学观点,即认为人生下来即是病态的化身,是在耶和华的面前带着原罪的。这种原罪是否被感知,我尚不清楚,以后需要多加阅读。在某种意义上,尼采像是在说浪漫主义是一种神引,或是一种灵性的召唤,帮助我们走出卑劣的自身。
书中写『浪漫主义是原始的、是自然的人对于生活丰富的感知,但它也是病弱苍白的,是疾病的,是堕落,是无情的美女,是死亡的舞蹈。』
有些东西我事后翻起来,觉得没有读懂,像是
『基督徒之所以敬仰殉道者,是因为他们见证了真理。到了十九世纪,你会发现这样一种价值观: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动机比结果更重要。』
柏林写到:18世纪是科学取得伟大胜利的年代,同时,毫无疑问,过分的理性主义使得人类的情感受到阻碍。在此情形下,人类的情感总要以某种别的形式爆发出来。作者谈到了赫尔德的三个观点。这三个观点对浪漫主义运动贡献巨大,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社会氛围。
第一个观点是表白主义,这就是主张艺术即表白、艺术即交流的学说。赫尔德由此发展出一个观点,即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归属的群体。
他的另一个观点,每种文化都拥有它自己的重心。然后他得出了最终结论,即每个人累群体都应该为自己与生俱来的东西而奋斗,或者说为了他们的传统而奋斗。每个人都属于他所在的群体。
对于布莱克来说,爱就等同于艺术。他称耶稣及其门徒为艺术家。“艺术是生命之树……科学是死亡之树。”让人性的活力得到自由,这是所有受制于严禁的科学秩序、快要闷死的人们发出的呼声。
谈浪漫主义,我们总绕不开文宗启,这是一条主线。但是,人们是否在那个时候,心灵不仅是披上了武装,同时也披上了人性的枷锁?
柏林谈到了自由意志,写了康德和席勒的看法。谈了好多我写不完了,也没有能力去写完了。最后柏林谈到了浪漫主义的核心。
柏林表示,这个观点的实质在于,世上存在着种种我们必须服从的事实。科学即服从,顺应事物的本性,科学就是理解、知识及顺应。浪漫主义与此相反,有两点,第一是人们要获得的不是关于价值的知识,而是知识的创造,最终创造出自己对世界的愿景。第二,他认为世上不存在事物的结构,浪漫主义是永无止境的自我创新。
柏林说,浪漫主义的本质和意义在于它绝对无法实现,一旦实现,它将毫无价值。你甚至不能说它在创造自己,因为它没有自我,只有运动。
因此,浪漫主义的结局是自由主义,是宽容,是行为得体对于不完美生活的原谅。
不禁让我感叹、思索,以及在中国的这个时代不敢思索。
法国在其大革命时,高呼:自由、平等、博爱。
美国在费城立宪时,大喊:民主、正义、自由。
但是背后不过是把国家换了个新的脑袋安上去,国家权力用一种新的血液建设上去。
中国现在也喊,举国上下一起喊:自由、民主、文明、和谐、公正、法治!
美国梦就是衰落,中国梦就是富强。如果法治尚未完善,只靠一个尚不完善的『哲学王』的精英统治,这个梦想真的会实现吗?
有生之年,恐怕不是什么我想知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