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本书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世界一流公司的商务文案写作技巧,是一本让你学会逻辑思考方法、提高写作能力的实用工具书。
本书分为基础篇和实践篇两个部分,结合时间里,系统地介绍了制作精彩商务文案的诸多方法,包括区分信息种类的方法、金字塔原理、MECE(不重复、不遗漏)、分辨问题类型的高杉法、SCQOR故事展开法以及设计文案格式的方法等,帮助你自动养成逻辑思考的习惯。
信息
信息分为描述性信息和规范性信息。用英语来说,就是”what is“和"what should be"这两类。描述性信息又分为记述型信息和评价型信息。
记述信息,它描述了事物的情况和现象本身。
例如:这个宝特瓶的容量是500ml。
评价信息,包含了某种情况或者现象的好与坏的判断。
例如:这把椅子非常有设计感。
误区:评价条目和评价标准
根植于我们内心价值观中的评价条目
例如:这部引擎的功率是250马力(记述信息)。
解读为有评价意味的信息:这是一部很棒的引擎;
那么,我们的评价条目就是:引擎性能的好坏由功率决定;评价标准:250马力的功率算是非常高的,足以评价为一部好引擎。
规范信息,表示情况或现象”应该有的状态“,以及建议某人”该采取的行动“。
例如:本公司必会倾尽全力超越其他公司,尽快开发处XY控制装置。
行动原理
例如:并购E公司是个不错的主意(评价信息)。
解读为有规范意味的信息:应该并购E公司;
行动原理:不错的主意应该被执行。
敲黑板:接收者之所以会将记述信息解读成评价信息,是因为解读过程中存在着评价条目和评价标准。而评价信息之所以被解读成规范信息,则是一位内解读过程中潜藏着行动原理。
总而言之,规范信息通常是根据某个特定的行动原理而推论出来的。
复合信息
如何判断复合信息?
例子:很多证券分析师认为,企业的价值应该以现金流量折现法(DCF法,Discounted Cash Flow)来计算。
记述信息:很多证券分析师认为;
规范信息:企业价值应该以DCF法来计算。
结论:只要从句子的结构上,思考哪几个地方是自己要表达的中心,就可以判断整个信息的种类。
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各种类型的信息?
1、当别人说”听不懂“时,你可以这样解答
“听不懂”的三种情景:
当别人不理解记述信息时
解决方法:依照对方理解程度加入适当的说明。
例如:我的笔记本电脑装有4G(Giga)的RAM。
解释:依照对方理解程度说明4G、RAM含义。RAM是随机存取内存(Rondom Access Memory)的简称,也就是可以计算暂时记忆计算机数据的一种记忆装置。它用来储存正在进行的工作,如果把一台计算机比喻整个工作间的的话,RAM大约是一张桌子的大小;G是指Giga,为记忆装置容量的常用单位,是Gigabyte的简称。
当对方理解了记述信息,期待的是理解下一个信息-评价信息
解决方法:对记述信息进行评价,有意引导评价条目以及评价标准
例如:我的笔记本电脑装有4G的内存。
评论信息的结论:这台笔记本电脑很好用,是一台好计算机;
依旧疑惑:为什么装了4G内存的计算机就很好用呢?
追加说明:RAM容量大,才能同时处理很多应用程序,尤其最近计算机要处理的图像越来越多,需要大量的内存,所以RAM要够大才行。(RAM的解释属于评价信息,并包含了评价条目)。
当传递出评价信息后,对方仍然无法理解时
解决方法:大多数的时候,接收者读取完评价信息后,会期待接下来出现规范信息(所以,我应该...我得...)
例如:我的笔记本电脑装有4G的内存。
评论信息的结论:这台笔记本电脑很好用,是一台好计算机;
依旧疑惑:那又如何?你要我怎么做?
传递规范信息:所以,你应该那样做。
理解≠赞同
欲擒故纵法:为了促使对方行动,你可以故意不传达规范信息;
例如:当你像促使对方做出A决定的时候,
同学猪小明:只需要传递“采取A行动很不错”,
这样的做法,会让
同学燕子:联想到规范信息:”我应该做A“。
点到为止法:只传达记述信息,更委婉
例如:同学猪小明:如果你做A行动,那就会有XX的结果。
同学燕子:理解为,A行动是不错的行动。
主题
主题限定了信息可以展开的范围,但是主题不是信息。(在逻辑表现上,主题与信息同等重要,因为主题就像是装着信息的容器)
主题与信息在数量上的配合度,是设定主题的关键因素。
主题性质根信息种类要一致
考虑所涵盖范围大小、时间轴、印象等,也要考虑主题与信息种类是否可以整合在一起。
例如:如果要设定一个主题包含”本公司应该变卖Z事业“的规范信息。
”变卖Z事业的体验“可以作为选项之一,因为它能够整合主题和信息。
如果要增加容器容量,则改为“变卖事业的提案”。
如何清楚表达信息
从主语、连接词、具体性这三个层面,来学习表达技巧。不论是传达哪种信息,最重要的是”一目了然“,也就是紧扣主题。
一则信息是否容易理解,关键在于它的明了程度。商务文案不能让读者去推敲意境,要尽量减少接收者的负担。
操作三种变量,让信息明了
使用主语与谓语关系明确的句型
连接句子时使用正确的逻辑连接词
使用让人产生印象的具体表现
有逻辑表现力的信息,都是包含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主语
句子中的主语,不是支配某种行动,就是处于某种特定状态之下。(将主语当成动作或状态的主体,把谓语当作是动作或状态即可)。
缺主语的后果
说话要有主语,不然别人不懂你的意思。
如果让对方自行推断主语,很不保险。
欠缺主语很容易造成很大的误解。
在重视行为者责任的商业沟通中,传达信息时必须要意识到行为者。不能靠默契。
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
想要刺激思考,用及物动词就对了
例如:门要关了(不及物动词)
列车员要关门了(及物动词)
想象一下:如果车站的广播变成”请注意,列车员要关门了!“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月台上想要上车的乘客会嚷嚷:”先不要关!“”为什么要关起来?“可能会开始找对象来交涉或提出要求。
使用及物动词,可以意识到行为者,并且刺激思考。
为什么?
因为行为者是活生生的人,他抱持的意图、意志、希望,传达给接收者后,可以刺激对方的脑部。因此,在逻辑表现力上,我鼓励大家使用及物动词来思考事情。
要对方别想、照办,你就用不及物动词
例如:春天来了,风吹,下雨,门要关了
也就是说”不可抗拒的力量“,因为自然现象实在找不到行为者,”无奈“知夏之下,只好接受。
刺激自己思考,不刺激他思考?
最好一开始就用及物动词思考,也就是说你的思考要不断意识到行为者。
例如:我预测这个市场会成长。
那么就会冒出许多问题:
为什么你预测市场会成长?
你从什么观点预测市场会成长?
别人觉得市场不会成长吗?
说不定,这只是你个人的偏见罢了?
换句话说,用及物动词思考容易客观分析行为者,也就是是靠主体——我。
逻辑表现力的核心观念就是,思考正在思考的我,也就是”后设思考“(Meta-thinking)
逻辑:将没意识到思考方式意识化
只要能意识到思考,那么驾驭它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增加。
语言就是思考工具。语言,是表现思考的素材,但同时也是用来思考的工具。
连接词
连接词的作用。
连接词可以将文章变得更加”通顺”;
“通顺”是具体建立在逻辑连接词上,因为所谓“通顺”就是指每则信息之间的前后关系。文章通顺与否,全在于你是否将每则信息之间的前后关系,明了地传达给对方。
逻辑衔接,可以减轻接收者的负担;
分段由多个句子(句子就是信息,构成文案的最小单位)构成,所以分段的层次繁盛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中。以金字塔结构来说,章与章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段与分段之间的关系,为同层级中的横向关系。】
具体性
抽象表现的问题在于,这么做就是将具体的解释丢给了接收者处理。
明了表现得第三个要素就是具体表现(不要抽象)。
抽象表现无法给人一种进入具体行动层次的概念。
具体表现的作用。
可以惊心,可以动情;可以激活对方的想象力;
分段
分段的概念:在一个主题下,由整理过后的多个信息所形成的一个区块(可以由几个段落形成一个分段)。
就逻辑表现力而言,就是反映”单一信息“的金字塔结构:主张、信息、实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