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一世界》是一套关于古诗词的书。一首诗,不仅仅是一首诗,它还是诗人情感的抒发,是诗人过往生活的积累,是诗人面对现实的价值观。
这套书精选三百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作者们从古诗的背景、历史、诗人故事等方面出发,全面解析古诗词的内涵及深意,让读者更了解浪漫的诗意美学。
一说到诗人,首先想到的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管路多么难走,总要坚信风雨过后有彩虹。时运不济,但要调整心态,今年不行,来年再战。
李白的心态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李白的豪迈是刻在骨子里的,李白的才华在他的诗词里大放光彩,流芳百世,经久不息。
与之并列的诗圣杜甫,戴建业教授曾说年少时不喜读杜甫,因为他所处时代写的诗比较沉重,年龄大了才知道他的伟大。
其实杜甫也有另一面的诗词,“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喝酒似乎成了诗人们最喜欢的事情。在酒桌上辗转推杯,不如意事常八九,在酒里化作乌有,借着豪迈的劲儿,写下的诗词不再少数。
课本里学过的古诗,认识的诗人,一抓一大把,“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张若虚,“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苏轼,“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秦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辛弃疾,真的太多太多了,数不胜数。
观纵全书,诗人写的世界,大概包含天地、花草、宴席等生活事物,抒发诗人追求自由、功名、爱情等情感,凡此种种,离不开一个情字。
爱而不得,离别伤痛,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山林,居无定所,可能这一切都是随着诗人浪漫的情怀所留下的痕迹,我们只能从文字的点滴去猜测古人的生活。
读过很多诗后发现一个问题,大多诗人保持着读书人的清高,却有一颗“学而优则仕”的想法。不管是家族显赫,还是寒门子弟,都在拼命走上同一条路。
不过考取功名,并不是一件顺利的事儿。如同鲤鱼跃龙门,纵有一身才华,可鱼儿那么多,你并不一定是跃过龙门的那一个。
有40多岁才考取进士的孟郊,就是那个“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孟郊,有一考成名的苏轼,考取功名只为大展宏图为国效力,可是官场不如想象中的美好,太多人情世故与勾心斗角,他们看清朝廷的本质后,大多生出一股归隐的心思。
有的人是真归隐,“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陶渊明,几经周折,最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管他会不会种地,反正“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回归自然总是好的。
还有的人是隐一段时间,如果有人找他做官,他感觉自己又有用武之地,还是可以再入俗世拼搏一番。
也有例外,“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唐寅,他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本来以为才情足以施展身手,却不曾想命运弄人。
十六岁的唐寅一举考中苏州府试第一名,不久后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亲人接二连三离世,从此一蹶不振,在好友的鼓舞下,好不容易振作起来,参加科举,考官看到试卷后大为赞赏,脱口而出“这定是唐寅、徐经的卷子!”,导致唐寅卷入科场舞弊案,获罪入狱。
哐的一下,砸得唐寅眼冒金花,再也不敢踏足官场。他只愿做一个桃花庵里的桃花仙。
正德九年,宁王亲自登门邀请唐寅出山,本来之前他再三拒绝,这次宁王亲自出马,他是无处可躲,只得应承下来。当他发现宁王的行为不太对劲时,竟装疯卖傻,不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求得回归故里,保全性命。
个人有个人的命,他们或许追求一样,但在命运的轮盘里转动,经历的不一样,就有了不同的感悟,写出不同的诗篇。
读着读着,你会发现,诗里的世界真是太奇妙了,在《一诗一世界》这套书里,读者不仅可以领略诗词的趣味,还可以读懂诗人的情怀。
把书放在床头,兴来读上一首,看诗人的故事,品诗词的意味,兴尽晚入眠,祝君有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