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咱们中国人遇人说的话题都很有特点。
记得曾经有个小品说,在公共卫生间遇到熟人必问:吃了没您呐?
中国是礼仪之邦,各种大集小聚特别多。
比如,亲属聚餐,同学聚会等绵绵不断。
但是,话题却都大同小异。
记得毕业后的第一次同学聚会,两位男生聊着各自家里电视机的尺寸大小而争得面红耳赤。
如今时隔十来年,大家也都晋级成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
聚会时不时还在进行着。但话题却产生了变化。
大家不再比家里的硬实力,比如冰箱彩电,而把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家庭的软实力上~孩子。
这个可以理解,孩子嘛,代表着未来,希望。就是决定未来你家电视多大尺寸的潜力股。
没当妈之前,遇到已经取得真经的妈妈们,仿佛自己就是个外星人。
无论是到自家小区里遛个弯,还是参加亲朋聚会,总也插不上嘴。
好不容易酝酿半天,插上那么一两句。大家只是会打赏几秒钟看怪物或者是瞅空气般的眼神。
终于有一天自己也登上了妈咪的宝座。这可不得了,憋了这么久,话匣子可算是打开了,逢人必说我家宝贝。
2.
我们人类是一个比较奇特的物种。虽生活在集体大家庭中,但总想彰显我们个体的存在感。
还记得那次同学聚会中,那两名男生因争执谁买得起大点的电视机而最后大打出手。
其实就是想比个高低。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那我们逢人必谈孩子的背后动机是不是也是出于攀比之心呢?
那这种比较,最后受伤的会是谁?
我有一个朋友,非常优秀,堪称才女,性格又落落大方,是一个非常有人缘的人。
可她却从小就生活在恐惧和痛苦中。导致体弱多病,一直也要不上孩子。
最后极度痛苦的她去找了一位心理咨询师。
当时大家都不明白,这么一个乐观开朗的人怎么会有心理问题。
她去做咨询就是想找到多年来害怕恐惧和痛苦的原因。
最后她真的找到了。但没有想到一切都源于一次家族聚会。
小时候的她很开心,她跟妹妹感情特别好,父母恩爱。一切都是那样的幸福。
一个假期,家里来了一家人,妈妈介绍说:这是你大舅,是大学老师,我们家族学问最大的人。
还记得那位大舅上下打量了一番我的朋友,问了一句:期末考试考多少分呀?
那次聚会中,我朋友的舅舅一直说他的一双儿女有多优秀,时不时把孩子们互相对比一下,并总结出学历不高的爸爸生的孩子就是不行。
打那儿开始这位大舅时不时要来一次,而事后,父母必吵一大架。
母亲表示嫁错了人,生错了孩子。注定这孩子生下来就低人一等。
孩子一直有一颗负罪的心,认为是自己让妈妈抬不起头来。又认可了自己天生不如人的说法。
常年的自卑,自责,再加上要补偿妈妈的心。
让她变成了,外表刚强,而内心伤痕累累的人。
而当得知这么多年要不上孩子不是因为生理原因,而是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这种人不配有孩子时她简直就崩溃了。
3.
那位大舅家传奇的姐姐,就是每次聚会,父母们谈论孩子比赛中获胜的那位姐姐。
因为她永远是站在最高处的人,而高处却不胜寒。
她把父亲每次遇人提她必赢,当成了自己的终身使命。
如今四十岁的她为了七十岁的父亲在各大小聚会中提到她就能扬眉吐气而继续努力着,甚至是变态的努力着。
这位姐姐高度自律,一天只睡几个小时,她要让自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优秀。
这样爸爸就不至于在某一个话题中输给别人。
有一次她给我的朋友说:妹妹,你知道吗?像我这样从小被夸大的孩子,最害怕的就是输了。
我的朋友却在心里想:姐,那从小被你比下去的孩子,最怕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是的我们都生活在社会这个群体里,却又都只是活在自己的心里。
对方的心里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应,他们的感受是什么,我们从不在意。
也没有多余的能量去在意那些,因为我们太着迷自己的那半亩三分田了。
4.
人永远是当局者迷。
看起来我们是如此的精明,只在意自家的电视,只关心自家的孩儿。
是啊,不扫门前雪,何以扫天下。
自己家的娃,自己不宣传,谁来替你关心。
那句说得好:我家孩子我代言。
但是,聪明的人,总有糊涂的一面。
我们逢人就谈孩子时,其实忘了最最重要的人。
就是我们自己,孩子的监护人,保护人,也是他们最最强大的后盾。
在我们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时,其实无异暴漏了我们中国人的一个通病:无我精神。
说好听了是一切为孩子,为孩子可以牺牲一切,我们的生活全是为了孩子。
其实说白了就是把自个儿丢了,失去了自我。
孩子不是夸出来的,不是批评出来的,更不是比较出来的。
而是通过我们的身体力行,让他们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慢慢体验和实践出来的。
所以我们父母啥样,孩子就八九不离十了。
那我们这一帮没了自我的父母,真的能到处说说孩子,他们就能如我们所愿,变的越来越好吗?
我们的心愿无非是希望培养出勤奋好学,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其实这并不难,你想让孩子勤奋好学,那平时你就在孩子面前少看一些手机,多看看书。
你想让孩子聪明能干,那平时在家里多干干家务,动动脑子让生活变的更加条理分明,让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你想让孩子善解人意,那平时逢人就别老提自家孩子,也多听听别人在说什么。
你想让孩子孝敬父母,那平时就多带着孩子去看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多陪陪老人。
所以逢人必谈孩子本就是一个得不偿失的行为。
一切事物都要有一个度,否则必定物极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