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战歌轻扬,路边的树叶簌响,我便就此叩开重庆理工大学的门。至今,已两月有余。但我深知:修行,并没有结束。反而,是进行时。
我们说:大学不仅仅是中学的延续,更是未来的筑基。因为它不止包含学习能力这一个方面,更体现在对大学生工作能力的要求上。
在我身边,不管是闺蜜好友,还是室友同学,都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跟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有点累,有点像高四。有的甚至夸张地抱怨比高四还辛苦。究到底,或许有两个原因。一是相比于三点一线的中学时代,大学生活似乎并没有那么多的课程安排,却实在有那么多的课程内容要学习。另外来讲,大学生需具备高效率的工作能力。即不仅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安排的必修选修课程,更应该做好自己社会实践,活动竞赛,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安排。
学习能力包括快速学、日常巩固、学以致用等。不管是在上课,还是在参加社团活动,或者其他,我们大学生都需要积极地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了过硬的学习能力,才能更适应当前的学习环境,融入集体。从而进一步督促学习,形成良性的学习循环。
工作能力包括办事效率、吻合程度、组织管理等。优异突出的工作能力能让一个人在众人中脱颖而出,从而受到青睐,受到特别对待。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最终转化,以学分、绩点、考核结果等形式在一张纸面上表现出来。
另外,这种进行时的修炼还体现在时间上过分的自主和言行上过分的自由。
时间自主,若放在人生这条坐标轴上别的什么时间段,特别是高度紧绷的中学时代,那必是有所值的。纵使再自主,周遭的环境也会给予一定的压迫限制。但到了大学,这种自主便是事实了。虽然还是有不少讲师、同学偶尔提及学分、绩点,但由于没有周考这类实质性的东西,我们会明显感觉到环境阻力的大幅度削弱甚至隐形。这时,大量时间可以自主支配。可以坚持每天两小时的王者荣耀,也可以坚持两小时无硬性规定的早晚自习。
言行自由,本来是一种常态。但往往在中学时段。处于对未成年学生的引导和保护,我们的言谈举止常常会受到学校、公众、家庭等多方限制。但到了大学便是想说就说,想做就做。当然是在合法,合乎道德准则的前提下。这种言行自由提供给大学生一个更好的自我展示平台,不掩盖任何一个人可能向任何方向散发的光芒。
如果,这是一个连线题,那么时间自主匹配学习能力,言行自由提升工作能力。但在最后,或许可以补上一个大括号。为什么?很简单,像我们所认知的那样:活到老学到老。人活一辈子,就是要不断的学习。大学,不就是进击中修炼的样子吗?